九江市瑞昌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瑞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围绕“沿江大开发、城市大建设、统筹大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发展方式转变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延续了“十一五”以来后发快上、积极追赶的态势,“十二五”规划实施顺利开局。 一、综合 2011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有了新的突破。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突破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384元、7162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640万美元,外贸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 2011年我市生产总值达850802万元,同比增长13.0%,其中一产99593万元,同比增长7.6%,二产604171万元,同比增长13.8%,三产147037万元,同比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0:66.5:19.5调整为11.7:71.0:17.3。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663150万元,占GDP的77.9%,增长34.0%。其中第一产业34058万元,占一产增加值的34.2%,增长10.3%;第二产业544149万元,占二产增加值的90.1%,增长38.6%;第三产业84943万元,占三产增加值的55.8%,增长18.6%。 全市2011年末从业人员248026人,其中第一产业61737人,第二产业96189人,第三产业90100人。年末私营企业1767户,个体工商户13265户。 二、农业 一年来我市坚持以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三农”工作亮点不断,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 农业产业化取得成效。全年粮食生产总面积达25万余亩,油料种植面积16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84342吨,油料总产量18455吨,棉花总产量4661吨,生猪出栏31万头,肉类总产达25349吨;水产品总产量30677吨。2011年我市荣获全省油料生产先进县市;瑞昌山药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喜获金奖;横港镇范长青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新建高丰、赛湖两个九江市级蔬菜基地,面积达4500亩,产量达8000余吨,荣获九江市蔬菜生产第一名;新增无公害农产品9个、有机食品1个、江西名牌农产品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获全省先进;农机化综合水平达54%,机耕、机插、机收水平居全省前列。 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投资4000万元,112个新农村建设点“三清七改”工作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荣获全省先进;修通新村道路39公里,新建沼气池720个,栽植绿化苗木6.2万株,修建休闲活动场所86处,成立农民活动室74个;新建垃圾焚烧炉6座、垃圾分类棚屋256间;农村信息化工作扎实推进,荣获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先进县市;继续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新增造林4.1万亩、森林防火隔离带48条,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森林防火平安县市。 基础设施建不断完善。投资8700万元,实施水利建设项目1075个,重点启动了瀼溪河治理、16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南义、花园等5个乡镇小农水重点县中小灌区工程,新增灌溉面积1万亩;投资5600万元的瑞南公路改造竣工通车,投资1500万元完成范镇至九源、大德至大坳乐园段19.2公里乡道升级改造;投资1688万元完成3座渡改桥和2座危桥改造,完成5座乡镇客运站和20个农村候车亭建设;投入集镇扶持资金400万元,带动投入6500万元,一大批中心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三、工业和建筑业 紧紧围绕“决战工业600亿”目标,吹响沿江大开发的号角,“强工兴城”成效显着。 经济效益不断攀升。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4162万元,同比增长48.8%,完成工业增加值476978万元,同比增长39.4%,实现利税总额260731万元,同比增长26.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1.5%,高出上年同期17.43个百分点。 园区建设更加完善。码头工业城核心规划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展到12平方公里,总投资达9300万元的滨江大道、滨江东大道、理文路、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投资3455万元的110千伏变电站基本建成,投资1.2亿元的220千伏变电站可研报告编制完成;投资2亿元的亚东大道、沿江大道和工业大道集中开工并快速推进;投资2亿元、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安置区全面建成,近200户拆迁户喜迁新居。投入4000万元启动了城区工业园黄金北路、赤乌东路、杨林湖大道东延改造,筹措资金1.8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7万平方米,可吸纳20家小型企业入驻。 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新引进工业项目15个,合同资金达120亿元,总投资12亿元的喜得龙体育用品、8亿元的泰瑞金属和诚坤国际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同时,跟踪对接了志高集团、亿通集团、西矿集团、山西甲醇汽油等一批项目信息,为赶超发展积蓄强大后劲。 四、投资和对外经济 2011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20927万元,同比增长39.4%。城镇以上投资完成909669元,同比增长40.6%。 民间投资是主体。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全年国有投资总额127891万元,同比增长104.0%,非国有投资总额793036万元,同比增长32.6%,其中民间投资729854万元,占总投资的79.3%,同比增长34.2%。 工业投资是主力军。按行业划分,完成工业投资691305万元,增长39.6%,房地产投资54180万元,同比增长6.8%,其他投资175442万元,同比增长52.7%。 重大项目快速推进。理文造纸、理文化工、亚泥五六期、多元金属镍四个项目列入全省重大项目调度,争取省重点项目用地指标2662亩,成为全省最多的县市之一。总投资100亿元的理文造纸一期各单体工程地勘全面完成,造纸车间和成品仓库抓紧推进;65亿元的理文化工有机氯、烧碱、氟化氢等分项目获省发改委和环保厅核准,如期开工;亚泥五六期、多元金属镍土地平整基本完成,凌珂针织、高秀园艺、华瑞三期全面建成投产,宏益冶炼整体搬迁基本结束。 开放型经济成效显着。全年引进外资6640万美元,同比增长10.7%,现汇比达100%;外贸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到15587万美元,增长201.5%, 五、物价和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201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4089万元,同比增长16.8%。其中限额以上完成52517万元,同比增长37.9%。按地区分:市级182002万元,增长18.2%;市级以下52807万元,增长13.3%。按行业分:批发业17192万元,增长13.7%;零售业190121万元,增长17.5%;住宿业2361万元,增长14.0%;餐饮业25135万元,增长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