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瑞昌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物价持续上涨。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4%,。“八大类”呈现出“六升二平”的趋势,食品类上涨12.3%,衣着类上升4.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5%,居住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6%,烟酒及交通通讯类持平。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63938万吨公里,其中,公路51000万吨公里,水运12938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31161万人公里,其中,公路31100万人公里,水运61万人公里;公路客运量710万人,公路货运量800万吨;水运客运量12.1万人,水运货运量66.6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900万吨。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7418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电信业务收入4200万元,增长1.0%;邮政业务收入2948万元,增长28.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25万户,比上年末减少3.6万户;移动电话用27.9万户,新增7.7万户,每百人拥有61.9部手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7.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1万户。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26600万元,同比增长35.2%,占GDP比重为14.9%;其中完成税收收入111606万元,同比增长30.1%,占财政收入的88.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4905万元,比上年增长47.1%,其中完成税收收入69911万元,同比增长40.5%,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2.3%。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合理。2011年我市把民生支出放在首要位置,全年财政支出163689万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9847万元,同比增长3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751万元,同比增长29.5%,教育支出35198万元,同比增长49.0%,医疗卫生支出17469万元,同比增长29.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6338万元,同比增长45.6%,住房保障支出3682万元,同比增长281.6%。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1937万元,比年初增加111231万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264449万元,比年初增加31874万元,储蓄存款473612万元,比年初增加69162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80130万元,比年初增加88605万元。其中,短期贷款141744万元,比年初增加22036万元;中长期贷款335383万元,比年初增加63570万元。 八、文化教育卫生 教育品牌优势更加巩固。中考成绩位居九江市之首,高考成绩排名九江市前列,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2011年分别荣获九江市高考、中考综合质量优胜单位;投资5500万元的赛湖学校主体工程完工,投资650万元的二中科技大楼即将竣工;争取资金620万元,完成5所农村小学教学楼建设,选聘82名教师充实教育一线,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瑞昌籍运动员高玉兰获得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 文化大市建设深入推进。2011年荣获全国、全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铜岭遗址纳入“十二五”国家重点遗址保护纲要,核心保护区系列保护方案设计全面完成;投资1500万元推进城乡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投资600万元的瑞昌县苏维埃革命纪念馆主体工程完工,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瑞昌市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双百人物剪纸长卷》荣获全国剪纸博览会银奖,以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周俊军为原型的电影《今天我出警》正式公映。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投资1.8亿元的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正式启动,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平均下降40%,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惠及32万人,对尿毒症困难患者实行免费血透救助;医改工作代表江西省接受国务院检查,村级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和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工作受到卫生部表彰。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50790人。其中,非农人口118678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7380人,女性为213410人;人口出生率为12.12‰,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为100:1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45‰。 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全年单位在岗职工31426人,职工年平均工资24688元,比上年增加1314元,增长5.6%。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7162元,比上年增加1391元,增长24.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14元,增长11.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7%,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41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34元,比上年增长9.6%;人均消费支出8551元,同比增长10.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3%,与上年持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45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民生投入达5.9亿元,其中市本级配套1.96亿元,各项民生任务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5964人、下岗人员再就业2275人、发放创业贷款5524.5万元、991户低收入家庭实现创业梦想;纳入全省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参保人数达11万,参保率51%,发放基础养老金2343万元;新农合参保人数达32.1万,统筹新农合资金7428万元,补偿资金6744万元,资金使用率达94%;城乡低保人数由2.5万增至2.8万,城市低保月标准由260元增至300元、农村低保由130元增至150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130万元;投资7610万元新建廉租住房218套、公共租赁住房200套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384套,为928户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36万元;争取资金1097万元,完成831户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改造;投入资金523万元,资助3161名贫困家庭学生入学;安排资金117万元,为541名9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长寿补贴;免费救治8例儿童白血病、29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149名白内障患者。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快报统计数。 (2)公报中所列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