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平江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事业发展良好。房地产完成投资4314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28%;其中2011年新上天岳置业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9000万元。湖南福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福星香缇轩和平江县天地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润泰丹桂园正在进行中,前期认购占40%。这说明县房地产市场在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下,商品房开发正在升温,从而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步伐,有力带动投资总额的快速增长。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2亿元,增长33%。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3家,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2万平方米,增加3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6.54万平方米,增加23万平方米。 五、交通、邮电 交通条件不断改善。通平高速基本完成路基工程,207省道基本完成干线土石方工程;改造升级国省道21公里,硬化县乡道71.9公里、通村公路233公里,完成柘庄至三墩公路改造;安定杨树桥危桥改造顺利完成,杏树滩、白湖口、瓮江潭3个渡改桥项目年底可竣工通车。实现货物周转量608万吨公里,增长5.9%,实现旅客周转量107300万人公里,增长60%。 邮电通信稳健发展。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00万元,增长24.7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192万元;移动电话发展迅速,年末累计移动电话用户33.2万户,比同期增长41%。联通业务总量3800万元,增长21.8%,年末联通用户59930户,增长22.1%。互联网用户26688户。 六、贸易、旅游经济 一、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半年增长势头强劲,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200万元,同比增长19.2%。其主要特点是:1、城市消费品市场增幅略快于农村。1-12月,城镇实现零售额256452万元,同比增长20.8%,乡村实现零售额41748万元,增长10.7%。2、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强势带动全县消费市场发展。随着城乡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对消费环境要求提高和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使限上商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明显优势,各类大中型超级市场、汽贸公司、连锁经营的专卖店、专业店遍地开花。商家形式多样的让利促销活动,花样翻新的推销招式,品种多、质量高的商品,大大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欲望。1-12月,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116298万元,同比增长88%。3、餐饮业继续强势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市民的消费观念、消费主体、消费方式不断转变,给餐饮业带来无尽发展空间,成为全县消费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商贸流通业发展加快。启动城关定点屠宰场搬运和7个农贸市场改造,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落实家电下乡政策,投资3亿元的建材大市场建设进展顺利,成为全省最大的县级建材物流园。 旅游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一、红色旅游持续升温,生态休闲逐步形成全县品牌。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一心一带三区”旅游开发思路进一步明晰。景区景点建设改造加快,完成平江起义旧址维修,启动纪念馆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幕阜山至天岳关公路路基工程过半,石牛寨二期工程完成投资4000万元,成功申报国家地质公园。连云山漂流、幕阜山、福寿山、盘石生态园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黄柏山景区开园营业,加义镇获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沱龙峡通过AAA景区评审。 201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14.2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总收入7043万元,同比增长19%。预计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26万人次,同比增长19.5%,旅游总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21%。 二、服务业行业不断拓展市场。引进华融湘江银行和博创兴业小额贷款公司落户,金融、保险、家政、中介等不断壮大和规范。 七、财政、金融 财政形势喜人。2011年增长率财政总收入60297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7035万元,增长40.8%。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国税完成18377万元,增长21.47%;地税完成31322万元,增长34.6%。财政预算总支出322511万元,增长150.9%。 金融形势稳定。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89912万元,比年初增长19.6%。其中单位存款余额为198285万元,比年初增长41.74%;储蓄存款余额为733145万元,比年初增长16.7%。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27989万元,比年初增长34.74%。其中短期贷款为151985万元,比年初增长14.58%;中长期贷款为275993万元,比年初增长49.18%。 八、教育与科技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末全县各级各类学校499所,其中中学57所,小学434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年末全县在校学生人数128707人;年末全县教师数7782人;幼儿园152所,学龄儿童入学100%、小学升初中升学率分别为100%和80.1%,本科达线人数1528人,比上年增加28人,增长1%,本科达线率为38.6%,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加大教育投入,建设合格学校11所,消除危房7.7万平方米。优先保障教师待遇,争取社会捐资2200多万元。完成学区改革,健全教师全员聘任制。新招教师291人,充实了边远山区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顺利通过全省教育“两项督导”评估和职业教育评估复查。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全县争取列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5个,其中国家级重点项目4个,省、市级项目21个,争取上级拨款600多万元;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0062万元,利税18000万元,创汇219万美元。申请专利119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民营科技企业3家。取得科技成果9项,高新技术总产值、科技经费投入和专利数量比上年分别增长53.6%、51.1%、38.6%。 九、文化、体育与卫生事业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各1所,博物馆2所。全县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开放各类档案1993万卷。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9.08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7%。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成功举行“全县社区广场舞比赛”“国庆蓝球、乒乓球比赛”等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全面完成乡镇文化站建设,群众性文体活动日趋活跃,广场舞成为城乡大众化的健身休闲方式;加大文化综合执法力度,文化市场更加规范。 医疗卫生水平提升。2011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5个。其中:医院31个;全县共有病床床位1800张。其中:乡镇卫生院拥有750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668人。省安康医院落户平江,投资6000万元的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主体工程竣工,启动妇幼保健院搬迁和精神病医院扩建,成功引进3家民营医院,县城医院布局更加合理。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城乡医疗保险补偿率提高,医疗费用逐步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