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平江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6-21 岳阳市平江县统计局

201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基础先行、工业主导、旅游活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突出重点,适时突破,县域经济平稳发展,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协调发展。

一、综合

县域经济加速增长。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432382万元,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7754万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675782万元,同比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4588万元,同比增长16.6%。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9:44.1:32调整为20.8:47.2:32。

新农村建设优惠政策兑现。财政涉农资金补贴中,双季稻补贴发放996万元,综补直补发放5782.5万元,22项涉农打卡补贴发放1.32亿元,家电下乡补贴发放3381万元。

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全年招商引资项目60个,其中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49个,续建项目8个,新增产值过亿元项目12个,总数达38家。新签约的过亿元的项目有:方正达电子项目、中航液压油缸项目、福星花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家居建材物流园项目。

城镇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健全城市建设融资机制,实现土地经营和贷款融资5.7亿元,14个重点市政工程全面推进,长冲路、天岳南路、首家坪大道、甲山东路、沿江风光带二期全面竣工,初步形成以过境高速和国省道为环线、沿江风光带为中轴、内部纵横路网为骨架的城区交通网,县城框架拓展到25平方公里,近三年扩张一倍。县城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达2万吨;完成道路绿化工程5个,新建小游园7个;12家单位创建省市级园林式单位,城关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镇。乡镇集镇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集镇面貌明显改善。城乡规划加快完善,县城总体规划修改通过市级评审,完成城市景观设计等四个专项规划,县城安置匹规划和十五个集镇总规编制;组建城管执法局,渣土密闭运输和定时定线管理、城区街道挖掘管理等机制不断健全,城区环卫保洁水平明显提升,县城规划区农村居民户籍管理、拆迁安置进一步规范,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县城逐渐成为环境宜人的理想居所、开放包容的创业平台、展示形象的亮丽窗口。成功摘取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园林县城、全国红色旅游先进县、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等一批事关平江发展大计和对外形象的重要牌子。

二、农业

农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6816万元,同比增长6.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58700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263492.6亩:早稻453153亩,产量169931吨。中稻153800.5亩,产量84593吨;晚稻486170亩,产量216337吨.粮食总产量519949吨。经济作物:油菜播种面积194550亩,产量19315吨;棉花播种面积13637亩,产量1187吨。花生播种面积34800亩,产量7227吨。蔬菜播种面积150195亩。产量287261吨。瓜果产量20600吨。

畜牧业发展良好。全年牲猪发展202.8万头,比上年增长15.6%;年内出栏128万头,同比增长20.7%;牛发展17.06万头,比上年增长0.6%,年内出栏3.89万头,同比增长1.2%;山羊发展55万头,比上年增长7.8%,年内出栏26.2万头,同比增长4.8%。

渔业生产稳中有升。水产品产量达7013吨,增长39.8%。

农业生产条件进步。年末农业机械总量63698台,同比增长2.8%,总动力591754千瓦,比上年增长5.6%。

林业发展强劲有力。林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22400万元,木材采伐11万立方米,楠竹61.3万根,荒山造林1600公顷,当年造林1200公顷。

水利事业地位进一步加强。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加强以农田水利改善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资金1.8亿元,启动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中小河流治理、小农水建设等11大类26个农田水利综合项目,13个项目完成建设;中型水库基本完成改造,34座小(一)型水库2012年可全部完成改造。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23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其中,规模工业实现产值198.38亿元,比上年增长54.3%。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553171万元,比上年增长27.6%。

工业经济效益回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9家全部盈利,实现利润93974万元,比同期增长40.5%,上交税金176119万元,比上年增长153%。

企业素质逐步提高。湖南荣宏钼业材料有限公司向省科技厅申报“钼溶液中出去微量P、AS、Si杂质方法”和“从高杂质钼铁企生产钼酸铵过程中的焙烧方法”已获得省科技厅专利号,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湖南恒基粉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高性能金属粉末工业化雾化生产关键技术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合作,已向国家科技部门申报专利技术。福星林业在天津股市挂牌,标志着本县企业融资新突破。玉峰食品和旺辉食品已经申报国家驰名商标。平江面粉熟食“平江酱干”正申报国家地方标志商标。山润茶油成为本县首个获评“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并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园区建设逐趋完善。全县3个产业工业园区。根据区位资源优势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以及和周边县市的关联,园区确定以机电轻工、民爆器材、食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把机电和民爆发展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强势产业。现有入园企业64家,正式投产企业41家。园区先后获评“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湖南最具投资潜力园区”、“湖南最受公众关注产业园区”等称号。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2011年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968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增强后劲、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争取国家项目资金7.2亿元,项目建设呈现出统筹最好、进度最快、投资额最大的良好局面。交通条件持续改善。通平高速累计完成投资37.6亿元,逐步完成了路基工程,2012年年底可按预期通车。电力设施建设加快。完成县城220千伏、长寿110千伏输变电站增容改造;县城至南江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一季度可投入使用,沿线30多万群众用电质量不高的问题将有效解决;累计完成446个村的农网改造,全县于10月1日实现同网同价,居民用电价格统一降至每度0.588元以内,城乡居民每年节省电费500多万元。信息网络加速拓展。新建无线通讯基站79座,新通互联网的村23个,开通梧桐山无线数字电视转播站。战略性项目争取力度加大.福寿山抽水蓄能、幕阜山风力发电、岳吉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