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麟游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6-21 宝鸡市麟游县统计局

全县公路总里程1750公里,同上年持平。客货周转量达到60.2万吨/人.公里,增长55.2%。

全县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千年九成宫、现代避暑城”和“离宫之冠、楷书之乡”文化旅游品牌,强化基础,开拓创新,全年旅游人数达34.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0.26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达2.1亿元;旅游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0.745亿元。

七、财税、金融、保险业

全县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6890万元,增长65.63%。其中工商税完成收入4794万元,增长89.0%;完成地方财政支出45305万元,增长26.70%。财政总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8936万元,增长14.6%;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14917万元,增长12.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784万元,增长28.4%;社会保障支出6067万元,增长19.9%。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52298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居民储蓄85205万元,增长17.9%。全县各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9246万元,增长1.14%。

全县保费收入1910万元,增长31.8%。其中财产保险收入410万元,减少35.8%;人身保险费收入1500万元,增长85.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截止2011年12月底,全县共有各类学校29所,其中小学18所,普通中学8所,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2所。

全县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12365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数5683人,普通中学5159人,职业中学1138人,幼儿园38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7%、-8.7%、-10.8%、82.7%和-19.6%。

全县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为1076人,其中小学教职工人数为529人,普通中学教职工人数477人,职业中学教职工人数37人,幼儿教职工人数33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5%、-3.5%、0.6%、-2.6%和3.1%。

全县各类学校毕业人数为3576人,增长18.5%。其中小学毕业生人数1298人,同上年持平;普通中学毕业人数2036人,增长37.7%,在普通中学毕业人数中,初级中学毕业人数1636人,增长40.2%,高级中学毕业人数400人,增长35.2%;职业中学毕业人数242人,同上年持平。

2011年高考二本上线244人,上线率31.16%,比上年增加34人,增长16.19%,创历史新高。

全县学龄人口入学率100.0%,比上年99.65%提高0.35个百分点。

全县开展科技宣传和普及工作,共举办各类大型活动4场(次),展出版面1236块,发放宣传资料8.09万份,科普书籍1000册,科普挂图1750张,现场解答群众咨询2860条,受教育群众43750人;全年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180期(次),培训群众25693多人(次);全年共向社会各界散发知识产权宣传资料6000余份,张贴知识产权宣传标语、画300余张,解答知识产权疑难问题30多例。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1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九成宫文化研讨会”、首届“全国优秀青少年夏令营活动”、“走进九成宫全国摄影大赛”。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取得好成绩。全年共完成广播播稿1000篇,电视播稿800篇,制作专题18件,记者自采510篇,在市以上媒体发稿32件,各类栏目累计播出103期,广播电视节目创优作品获奖率83%。原县人民剧团全年共演出剧目480场(次),收入55万元。为全县100个村集中配发农村广播(应急)网设备117套;全年共累计放映公益性电影1224场(次)。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保护规划大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研究编制《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完成了馆藏文物数据库建设,编撰完成了《陕西文物丛书?麟游卷》,编辑出版了《第二届全国九成宫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全县拥有卫生医疗机构36个,其中医院19个,拥有技术人员436名,比上年增长6.6%;在技术人员中医生357名,增长10.5%。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54张,增长8.4%;医院床位数为449张,增长8.5%。全县村级卫生室100个,从业人员116名,增长8.4%,拥有技术人员116名,增长8.4%。全县各类医疗机构共诊疗病人40.39万人次,健康检查1.02万人次,住院病人治愈率为63.45%,较上年下降12.15个百分点;病床周转次数为20.1次,病床使用率为63.9%,出院者平均住院7天。

2011年在全市年度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123枚,其中金牌44枚,银牌50枚,铜牌29枚;举重、射箭、武术散打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武术套路获团体总分第二名,田径、乒乓球获团体第六名;获全市第三届“奥运争光”选材运动会上田径团体第八名;举重获金牌12枚、银牌11枚、铜牌4枚,团体总分第一名。积极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全年共举办各类体育活动30余次,其中大型体育活动16次,共举办各类体育培训10多次,累计培训人员200多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户籍人口88210人(其中男47986人,占54.4%;女40224人,占45.6%),比2010年末增加27人,增长0.03%。其中,18岁以下18277人,占20.7%;18岁—35岁为27515人,占33.6%;35岁至60岁为30845人,占35%;60岁以上为9479人,占10.7%。

全县城镇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6316.4万元,比上年增长24.47%.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6018.7万元,增长22.2%;在职工资总额中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5174.5万元,增长25.7%,非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工资总额843.8万元,增长11.27%。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5923元/年,增长20.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4元,增长17.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713.6元,增长3.36%。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684元,增长25.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2908元,增长22.6%。城乡居民人均储蓄9659元,增长19.26%;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580人,其中新增扩面12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5867人,综合参保率达到95.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5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951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216人,工伤参保人数1600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500人。

注1、公报中的价值指标均为当年价格,增速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2、各种收入未扣除价格因素;

3、本公报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4、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5、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6、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本公报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户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项目投资、非农户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