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扶风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扶风县统计局 2012年3月9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突出转方式、调结构、增实力,大力实施工业、旅游、农业、城镇、民生五个十大项目,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了“十二五”起步之年稳健开局。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评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6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亿元,增长6.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4%;第二产业增加值31.02亿元,增长19.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7%;第三产业增加值22.14亿元,增长11.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9%。三次产业结构为23.4:44.7:3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630元。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26.97亿元,比上年增长6.1%。夏粮连续八年喜获丰收,粮食生产稳步提升;积极实施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畜牧业稳定发展,完成畜牧业产值11.6亿元,比上年增长5.0%;优质果品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10.14万亩,增长37.7%。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167台,小型拖拉机4021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4084部,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7113部,农用运输车2158辆,农业机械总动力37.4万千瓦。农用化肥(折纯)使用量5.3万吨,农药使用量276吨,地膜使用量26.4吨,农用柴油使用量0.97万吨。 全年造林3.9万亩,水产品产量1180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法人)完成工业总产值56.35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33.6%,实现工业增加值1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六大支柱产业呈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建材工业完成13.87亿元,同比增长11%;食品工业完成22.49亿元,同比增长51.1%;机电工业完成1.63亿元,同比增长42.92%;造纸工业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29.7%;纺织工业完成5.76亿元,同比增长36.2%;化工工业完成2.62亿元,同比增长58.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消耗能源折合标准煤48.68万吨,下降3.7%。其中:消耗原煤、焦炭实物量59.46万吨,折合标准煤42.48万吨,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7.2%;消耗汽油、柴油、煤油实物量1546吨,折合标准煤2252吨,占能源消耗总量的0.5%;消耗电力51687万千瓦时,折合标准煤6.35万吨,占能源消耗总量的12.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为3.67吨标准煤,比上年的3.95吨标准煤下降7%。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2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亿元大关,达60.68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完成投资54.7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84亿元;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13亿元。全县施工项目201个,投产项目159个。 五、商贸 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6亿元,增长13.1%.其中,县级零售额为9.78亿元,增长14.8%;县以下零售额为5.28亿元,增长10%。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798.7万元,增长22.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6515.4万元,增长13.5%;住宿业实现零售额682.9万元,增长12.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6603万元,增长20.7%。 全年接待游客450.67万人次,同比增长28.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42亿元,同比增长35.6%。 六、交通 邮电 全年全县公路总里程1145公里,完成客运周转量428万人次,货运量403万吨。冀东二级公路,西宝北线二级公路改建,佛光路续建,县乡骨干道路建设等一批交通项目加快实施。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85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985万元;电信业务总量2600万元,本地电话年末用户达6万户,住宅电话年末用户达4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发展到1.2万户。 七、财政 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088万元,增收4564万元,同比增长39.6%。上划中央“四税”完成10514万元,减收1513万元。分项完成情况:税收收入完成13801万元,增收3851万元.其中,国税收入完成2336万元,减收564万元;地税收入完成8754万元,增收2393万元。耕地占用税完成2780万元,契税完成480万元。全年财政支出125680万元,较上年增加29505万元,增长30.7%。主要支出项目:教育支出44765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1781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536万元,社会保障支出1892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3870万元。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82.5亿元,比年初增加11.1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0.35亿元,比年初增加8.6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35.4亿元,比年初增加2.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7亿元. 八、教育 科技 全县共有普通中学21所,小学121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887人,小学专任教师1700人。全年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6934人,小学在校学生2821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全年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0个,审定立项8个。共申请专利16项,授权8项。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22个,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2011年我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一举成功。 九、文化 卫生 年末全县有影剧院1个,城乡文化站(馆)8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达10万册。通有线电视的村达到137个,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4万户,数据用户达到1200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2.9%。积极开展“世界读书日”和“图书宣传周活动”及“全民读书月”活动,实施2131工程,开展数字电影下乡演出活动,共放映各类电影4600场,其中放映公益电影2076场,观众达105万人次,放映“爱教”影片1100场,受教育学生48万人次,戏剧下乡320场次。电视覆盖率100%,广播覆盖率100%。 全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79455人,参合率达98%。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22所,床位(不包含妇幼保健院)1402张,卫生技术人员1302人。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和计生部门统计,2011年底,全县共有8个镇,169个行政村,1137个村民小组,户籍总人口44.59万人,年内出生人口3263人,出生率为7.44‰;死亡人口1716人,死亡率为3.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620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153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234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18050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8597人。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18829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