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瓜州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7-13 酒泉市瓜州县统计局

201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年初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促使全县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预期目标顺利实现,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77亿元,可比价(下同)增长2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7.34亿元,增长38.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5.7%,拉动经济增长19.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15.63亿元,增长55.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2%,拉动经济增长15.3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11.7亿元,增长1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5%,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53亿元,增长1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8%,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51∶33调整为14∶55:3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3288元,比上年增加670元,增长25.4%。按当前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5283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

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城镇从业人员8130人,比上年增加393人,增长5.1%,其中,在岗职工8073人,增长4.5%。全年提供就业岗位3348个,开发公益性岗位270个,新增就业3140人。有177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到乡镇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财政注入担保基金285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408万元,农村妇女小额贷款1.27亿元。

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突破4亿元大关,达到4.14亿元,比上年增长47.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增长68.5%;上划中央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34.8%;上划省级收入7599万元,增长48.6%。分征收部门来看,国税部门累计完成收入1.33亿元,增长43.1%;地税部门累计完成收入2.04亿元,增长45%;财政部门完成非税收入7708万元,增长65.9%。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种植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2.81万亩,增长5.3%,其中,粮食面积8.34万亩,下降25%,粮食总产量达到30681吨,下降19.2%;棉花播种面积10.86万亩,增长21.8%,棉花总产量达到9515吨,增长22.9%。其它农作物种植面积15.88万亩,增长2.8%,其中,瓜类种植面积9.38万亩,增长10.8%。今年,以蜜瓜、枸杞、葡萄、大枣、番茄、甘草等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较上年增加8.86万亩,占到全县总播种面积的58%。

林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县新植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510公里,退耕还林、封滩育林、治沙造林15万亩,义务植树42万株,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8%。

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县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3478万元,比上年增长20%。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1.4%;新建养殖小区23个,“1245”养殖户758户,牛羊育肥大户327户。全县牛羊饲养量达到66.94万头(只),比上年增长9.4%,其中:牛饲养量2.26万头,增长6.6%,羊饲养量64.68万只,增长9.5%,累计牛出栏7627头,比上年增长5.8%,羊出栏25.59万只,比上年增长9.8%;全县肉类总产量6107吨,比上年增长11.2%。

渔业生产呈现下降趋势。水产品养殖面积0.74万亩,下降8.9%,水产品产量150吨,下降3.2%。全年实现渔业增加值101.48万元,增长5%。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1.95万千瓦,增长24.9%;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1.81万台,比上年增加3900台;农用运输车1119辆,各类配套农机具62947台(件);化肥施用量(折纯)14360.23吨,增长22.6%;农村用电量9528.52万千瓦时,增长6.9%;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4.71万亩,增长5.3%,机电排灌面积18.14万亩,增长18%。年末全县74个村全部通电,71个村通了电话,74个村通了汽车,自来水受益村74个。

劳务经济持续壮大。全县组织农民工技能培训5347人次,比上年增长11%。劳务输转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其中,组织输出8540人次,自谋输出18460人次,就地转移1.4万人次。从输出的就业地点看,在省内转移的24300人次,占90%,省外2700人次,占10%。全年创劳务收3.1亿元,比上年增27.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县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增加值15.63亿元,增长5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11.83亿元,增长72.9%。全年开工建设工业项目55项,完成投资167亿元,增长24.4%。

新能源产业及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全县风电企业全年完成发电量41.77亿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32倍。风电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79亿元,上缴税金8805万元,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2%,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

工业经济效益显着提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7.28亿元,增长92.1%;实现利税5.88亿元,增长1.6倍,其中,利润4.42亿元,增长2.1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46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41.1个百分点,企业运行质量显着提高。

建筑业生产迅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建筑施工面积11.34万平方米,下降7.2%,建筑竣工面积10.2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3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固定资产投资对全县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达到16.5%,直接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

按城乡投资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4.93亿元,增长35.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1.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8.14亿元,增长65.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9%。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99.2亿元,增长37.6%,占全社会投资的98.1%。

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4.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倍;第二产业投资178.9亿元,增长26.1%。其中:工业投资176.5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7%;第三产业投资20亿元,增长4.2倍。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年新、续建各类项目138项,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85项,亿元以上项目18项。33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9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7%。全年争取国家、省市各类资金4.56亿元。

五、交通、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