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思南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7-01 铜仁市思南县统计局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有卫生机构36个,其中:医院6、卫生院2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827人,其中:执业(助理)执业医师564人,注册护士279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068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579047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5.81%。

九、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3002人,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405人,增长38.2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573人,同比下降2.9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9%,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434人,比上年增长1.5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442人,增长4.9%;2011年启动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00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4415人,增长115.02%。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发展,2011年,全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27万人。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65万人,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91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74万人。

十、人民生活

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83元,比上年增长22.9%,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8.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93元,增长46.94%,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06元,增长20.6%,衣着消费支出196元,增长75.08%;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支出209元,增长68.4%;医疗保健消费支出75.99元,增长10.3%;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270元,增长17.55%;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169元,增长0.95%;居住消费支出263元,增长22.65%;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75.6元,增长103.8%。

十一、人口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67705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034人,农业人口621019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39‰,比上年下降1.4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5.04‰,比上年增加0.4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5‰,比上年下降1.89个千分点。

总的来看,2011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拼搏、苦干实干,克服了特大旱灾、电煤供应紧张、项目建设用地紧张、企业融资难等不利因素,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较快增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更是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性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不高,三次产业结构不优、发展层次较低,特别是二产比重低,工业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较短,企业盈利水平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二是经济运行困难增多。宏观形势趋紧,货币政策紧缩,通胀压力加大,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紧张,尤其是流动资金短缺,影响了企业生产,同时也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城镇化推进速度慢,统筹城乡发展难题亟待破解。四是因建设征地拆迁和山林土地纠纷等原因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仍较突出。五是自然灾害造成损失严重。受六月以来的特大旱灾影响,农业经济增速较去年有所下降。部分地区人畜饮用水存在困难。思林电站缺水,造成发电量与预期相差较大,从而影响我县工业产值。

在新的一年里,各级各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铜仁市第一次党代会及2012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按照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要求,牢牢把握“提速度、调结构、增总量、促跨越”的发展主线,以解放思想激发活力,以改革开放增强动力,以加速发展惠及民生,大力实施项目拉动、工业突破和城镇带动战略,大力弘扬“敢拼敢比敢试、求诚求实求新、干早干快干好”的思南精神,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建设“美好幸福新思南”!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全县卫生机构数中不包括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4)、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由县计生局提供。

(5)、户籍人口为县公安年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