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9 石嘴山市统计局

2011年,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抓转型、调结构、促增长,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事业持续进步,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7.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9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6.64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9.71亿元,增长10.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50374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6:62.6:31.4调整为2011年的5.7:64.4:29.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73.8%、23.8%。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6.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1%,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2.7%,工业品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6.1%。

全年实现城镇新就业2.47万人,其中:城镇困难群体就业165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6%。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02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总产值27.83亿元,增长4.3%;林业总产值0.56亿元,增长10.7%;牧业总产值6.91亿元,增长5.2%;渔业总产值2.57亿元,增长19.8%;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16亿元,增长8.5%。

年末耕地面积8.07万公顷,增5.1%。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19万公顷,与上年持平。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3万公顷,增长0.4%;蔬菜播种面积1.49万公顷,下降2.5%。

全年粮食总产量44.28万吨,增产1.1%,其中小麦产量7.82万吨,增产0.6%;水稻产量9.66万吨,减产2%;玉米产量26.79万吨,增产2.8%。蔬菜产量82.1万吨,下降1.7%。

年末生猪出栏6.28万头,下降13.9%;羊出栏49.64万只,增长4.7%。肉类总产量2.12万吨,增长0.3%;禽蛋产量0.37万吨,增长1.9%;牛奶产量4.63万吨,增长18.3%;水产品产量3.14万吨,增长34.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05.82亿元,增长1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6.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7.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1.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4.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43.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6.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0.9%。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99.9亿元,增长25.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2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0.26亿元,同比增长25.5%;实现利润38.26亿元,增长12.1%;工业产销率达97.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48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5.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实现利润0.8亿元,增长185.7%。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4.9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75.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8.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8.5亿元、156.7亿元和134.8亿元。一二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6.2:60:33.8调整为2.8:52.3:44.9。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6.39亿元,增长29.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35.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21.5%。商品房累计施工面积593.3万平方米,增长27.9%;商品房销售面积111.2万平方米,下降9.9%;商品房销售额32.1亿元,增长9.6%。

五、国内贸易、旅游和对外经济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28亿元,增长17.2%,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1.89亿元,增长17.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39亿元,增长14.9%。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下降9.3%,金银珠宝类增长85%、化妆品类增长7.1%、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4.7%、。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18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实现旅游总收入9.44亿元,同比增长33.0%,人均消费516.44元/次。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15亿美元,增长9.2%。其中,完成出口额5.14亿美元,增长31.5%。在完成出口额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13亿美元,增长17%。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市公路货运量5774万吨,比上年增长14.0%;货运周转量88.0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9%。全年公路客运量2325万人,比上年增长11.8%;客运周转量6.5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08亿元,增长6.8%,其中:邮政业务0.4亿元,下降8.6%;电信业务5.71亿元,增长12.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7.95万户,下降2.6%。移动电话用户73.47万户,增长11.7%。年末互联网用户9.15万户,增长33.6%。

七、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地方财政收入43.34亿元,增长30.4%,其中:增值税4.53亿元,增长7.5%;营业税8.08亿元,增长24.6%;企业所得税1.57亿元,增长60.7%。全年地方财政支出8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33亿元,增长20.5%;教育事业费支出9.86亿元,增长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7亿元,增长136.7%;医疗卫生支出4.23亿元,增长37.4%;环境保护支出3.76亿元,增长66.1%;农林水事务支出7.61亿元,增长59.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8.63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个人存款232.97亿元,增长12.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22.23亿元,增长19.3%。其中:采矿业为19.58亿元,增长31.5%;制造业为86.5亿元,增长15.1%;房地产业为5.64亿元,增长57.3%。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8亿元,增长48.1%;人身险保费收入1.40亿元,下降9.3%。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及给付额1.15亿元,增长1.1倍,其中,财产险赔款0.76亿元,增长89.7%;人身险赔款及给付0.39亿元,增长2.2倍。

八、社会事业

争取和实施国家、自治区科技项目79项,对市科技攻关计划32个项目给予支持,投入科技三项费440万元,带动项目单位投入科研经费9864万元,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4项。获批组建了宁夏太阳能光伏设备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宁夏多晶硅技术创新中心、全国机电行业首个院士工作站、河滨新材料等3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宁夏氰胺化工等3个企业研究院。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全市培养了416名科技特派员、152名信息特派员,科技特派员创办企业72家,建设利益共同体108个,直接带动全市2.8万户农户增收致富,户均增收2800元;2011年度申请专利225件,授权专利144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