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根河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12-09-01 呼伦贝尔市根河市统计局

2003年,我市以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天保工程为契机,围绕年初人代会和市委二届六次全委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富市、开放兴市、特色活市”的发展思路,以加速城市化、工业化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社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攻坚成效显着,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市场物价稳中有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持续发展。

据初步统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现价)完成162340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34933万元,比上年下降1.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7125万元,比上年增长34.5%;第三产业增加值(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80282万元,较上年增长14.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由上年的24.5%、26.5%、49.0%调整为21.5%、29.0%和49.5%。

二、农林牧渔业

2003年,我市大力发展具有林区特色的种、养殖业,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之路,“三个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农林牧渔业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全市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按新行业分类标准)完成65355万元,比去年增长0.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生产呈现平稳发展势头。

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3183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970公顷(扣除其它农作物数),比上年增加54公顷,增长2.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37公顷,比去年减少245公顷,下降24.9%;经济作物油料播种面积795公顷,比去年增加82公顷,增长11.5%;蔬菜播种面积438公顷,比去年增加217公顷,增长98.2%。全市粮食总产量为1780吨,比上年减少198吨,下降10.0%;经济作物产量812吨,比上年减少23吨,下降2.7%;蔬菜产量9015吨,比上年增加3463吨,增长62.4%。

森工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营护林力度,林业产值逐年攀升。

2003年,我市林业总产值完成53201万元,比上年增长0.5%。

具有林区特色的种养殖业发展达到新规模,畜牧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全年牧业总产值达到4592万元,同比增长5.4%。2003年全市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为24320头(只),比上年度下降46.1%,减少20825头(只);日历年度牲畜存栏总头数19294头(只),比去年减少4273头(只),下降18.1%;肉类总产量达3330吨,比上年增长206吨,增长6.6%(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见附表1)。

2003年,全年渔业总产值完成12万元,比去年下降77.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3年,全市工业生产在实施“天保工程”后,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工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工业经济扭转了几年来持续下滑的态势,全市工业现价增加值完成34420万元,同比增长60.6%。

地方工业通过加强管理、加强技改和结构调整,不断开发新项目,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经济效益明显回升。

全市地方乡及乡以上工业现价总产值完成8496万元,同比增长48.9%;现价增加值完成3474万元,同比增长58.1%,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55.63,比上年增长30.26个百分点(地方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见附表2)。

建筑业受投资总量加大影响,发展步伐加快,但因森工企业投资比上年减少,导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呈下降态势。

据统计,2003年我市全年建筑业增加值达12705万元,同比下降12.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19824万元(统计口径为地方5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比上年增长56.8%,完成了根河至牙克石道路续建工程、城镇饮水工程、市区道路工程、根河公园二期工程、奥林匹克广场二期工程及金鹏菜市场、岭西城电网改造等市区美化亮化工程,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和交付使用,有效地拉动了我市的经济增长。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2003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据初步统计,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增加值1676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

公路、铁路客货运输周转量稳中有升。

据初步统计,全年铁路客货换算周转量预计73850万吨/公里,较上年增长5.2%;公路客货换算周转量预计9526万吨/公里,与上年持平。

邮电通讯事业蓬勃发展。

全市通信、邮政、移动、联通、铁通等邮电通讯公司,全年邮电通讯业务收入实现3685.2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09.9万元,比上年增长2.5%;通信业务收入1900万元,比上年下降3.5%,移动业务收入1019万元,比上年增长7.7%,联通业务收入191.2万元,比上年增长39.6%,铁通业务收入65.1万元,同比增长62.9%。全市电话交换机容量达37888门,比上年增长2.0%;年末电话用户达到32307户(包括铁通用户2660户),比上年增长5.8%;全市移动通讯不断发展,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2851户,比上年增长22.4%。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市场活跃,市场需求回升。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137万元,比上年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3.2%。

市场物价稳中有降。

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9.6,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4,比去年上涨0.4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森工企业木材产量逐年调减,财政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我市在财政十分紧张的状况下,合理调度资金,培植财源,保证了重点支出和职工工资的发放。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8911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524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全市财政支出完成14186万元,同比增长21.3%。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57753万元(不包括伊铁建行,下同),比上年增长4.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33336万元,比上年增长3.8%,各项贷款余额为55360万元,同比下降5.4%;银行现金收入493223万元,银行现金支出52068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3.3%。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400万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财险收入903.7万元,同比下降17.8%,人险收入3496.6万元,同比增长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