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统计局 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出口恢复快速增长,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但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按照“突出资源优势,围绕民生促发展”的工作要求,认真贯彻实施“转方式、保增长,强基础,惠民生、促和谐”的工作原则,全县经济呈现较好发展态势。 2011年完成县生产总值22亿元,增长23.5%。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7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14.8亿元,增长31.7%,其中:工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22.4%,建筑业增加值完成6.02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4.4亿元,增长11.5%。在生产总值23.5%增幅中,第一产业的贡献率5.47%,拉动经济增长1.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贡献率83.3%,拉动经济增长19.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的贡献率为37.3%,拉动经济增长8.78个百分点,建筑业贡献率46%,拉动经济增长10.8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11.23%,拉动经济增长2.61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2.6:67.4:20 一、农业 牧渔总产值实现65092.84万元,同比增长12.61%;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27721万元,同比增长8.5%(按上年可比价计算)。 (一)农业常规种植业面积下降,特色种植业面积稳步增加。 播种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农作物减少种植。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7.19万亩,同比增加0.73万亩,增长4.4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27万亩,同比减少0.17万亩,下降6.91%;棉花播种面积为9.41万亩,同比减少0.45万亩,下降4.54%;油料播种面积为0.51万亩,同比减少0.54万亩,下降51.76%;其他播种面积为3.02万亩,增长6.01%。 (二)畜牧业继续保持增长。 存栏数49.20万头(只),同比下降3.15%;出栏数41.13万头(只),同比增长12.07%;繁殖成活数为40.55万头(只),同比增长15.53%,主要是今年没有灾情,繁殖成活率为95以上;年末存栏数为48.62万头(只),同比下降1.18%。 (三)畜产品产量 5元/公斤,增长11.11%;猪肉34元,增长30.77%;牛肉、羊肉45元/公斤,同比增长18.42%;鸡肉20元/公斤,同比增长20%;鸡蛋9元/公斤,同比增长12.5%;肉产量12515吨,同比增长37.92%;奶产量为15000吨,同比增长7.18%。主要是今年没有灾害,牲畜价格高、活畜出栏增加。 (四)农产品亩产及价格 棉花100公斤/亩,与去年持平;油葵245公斤/亩,甘草1.5吨/亩,辣椒400公斤/亩,蓖麻215公斤/亩,食葵200公斤/亩。甘草1.5吨/亩,鲜甘草7.5元/公斤,甘草片24-25元/公斤;辣椒400公斤/亩,8元/公斤,蓖麻215公斤/亩,7元/公斤,食葵200公斤/亩,6元/公斤。9月20日收购籽棉棉花单价是8.6元/公斤,10月20日籽棉8.5元/公斤,现在籽棉价7.6元/公斤【一级】,皮棉目前24公斤/元。 二、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9亿元,同比增长45.9%,实现工业增加值8.82亿元(包括个体),同比增长22.4%。 200万吨,同比增长24.3%;原盐150万吨,同比增长83.8%;水泥20万吨,同比增长44.9%;膨润土10万吨,同比增长9.1%;活性白土1万吨,同比下降36.5%;防水毯200万平方米;硫酸钾镁肥1724吨,同比去年3万吨,下降94.3%,硫酸钾4万吨;石灰95万吨;红砖5500万块,同比增长57.1%;商品混凝土6万立方米;钒钛铁金粉2万吨;玻璃钢管187千米;生物有机肥6000吨;铜精粉25000吨。 三、固定资产 全年固定资产完成318131万元,同比增长45.3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84476万元,同比增长41.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2882万元,同比增长146.27%;房地产开发投资773万元,同比下降48.29%。 四、商贸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10万元,增长15.0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1450万元,同比增长14.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为5950万元,同比增长20.%;其他行业零售额为880万元,同比增长9.45%。2011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02.77万元,同比下降18%。 五、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2011年我县个体工商户为2575户,同比增长10.9%;从业人员3654人,同比增长9.2%;注册资金5889.48万元,同比增长3.7%;私营企业145户,同比增长16.9%;从业人员5902人,同比增长53.9%;注册资金27549万元,同比增长37.3%。 六、劳动工资 我县全部单位从业人员为10935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14人,增长2%。我县全部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为2905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177.2万元,增长43.76%。行政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为20004.7万元,同比增长17.16%; 七、财政、金融 2011年全县一般财政预算收入79961万元,同比增39.6%,支出127889万元,同比增长27.7%;国税系统完成税收收入162136万元,同比增长31.2%;地税系统完成税收收入73697万元,同比增长56.4%。金融系统运行平稳,存款贷余额有所增加,截止12月底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67607万元,比上年增加4467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64789万元,比上年增加20234万元;中长期贷款32741万元,比上年增加7641万元;短期贷款32047万元,比上年增加12592万元。 八、教育、文体、卫生 教育事业稳中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开展。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8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高中1所,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1所(包括教学后勤管理中心1所),2个小学教学点,幼儿园11所(包括私立5所)。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数达6414人,比上年增长0.82%。其中:中学学生2610人,下降2.68%;小学学生3804人,增长3.37%。学龄儿童在校人数为2304人,增长21.58%。全县共有广播电台电视台1座,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97%,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57%,无线电视人口覆盖率96%以上。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11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70个,其中医院3个。全县拥有病床408张。卫生技术人员380人。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县地方人口总数为53380人,比上年增长3.27%,其中男性27032人,占总人口的50.6%,女性26348人,占总人口的49.4%,男女性别比为102.6。少数民族33644人,占总人口数的63.03%,汉族人口19736人,占总人口数的36.97%。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5.3‰,人口死亡率为4.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91‰,年末家庭总户数19617户,户均人口数2.72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058元,同比增长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