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地区哈密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哈密市统计局 (2012年5月10日) 2011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自治区七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地委委员(扩大)会议精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动跨越式科学发展,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76.70亿元⑴,比上年增加42.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2.2%。第一产业增加值18.08亿元,增长7.0%,对GDP贡献率3.6%;第二产业增加值87.36亿元,增长30.8%,贡献率62.5%;第三产业增加值71.26亿元,增长17.1%,贡献率33.9%。三次产业比例为10.2:49.5:40.3,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3.6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39060元,增长20.2%,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6199美元。 价格: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上涨5.3%,二季度上涨5.4%,三季度上涨5.6%,全年上涨5.3%,涨幅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7.9%,居住类价格上涨7.1%⑵,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5.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9%,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7%,衣着类价格下降6.3%。 服务项目价格上涨6.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7%。 二、农林牧渔业 基本情况:全市地方有乡(镇)18个,街道办事处5个。村委会91个,全部通汽车,89个村通电话,87个村通电。自来水受益村72个。乡村劳动力68579人。乡村从业人员66471人。 农业经济:全年地方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农业产值12.45亿元,增长13.4%;林业产值0.63亿元,增长5.3%;畜牧业产值4.90亿元,增长6.4%;渔业产值0.18亿元,增长9.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2亿元,增长14.8%。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农业增加值6.68亿元,增长12.8%;林业增加值0.24亿元,增长4.7%;畜牧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5.6%;渔业增加值0.09亿元,增长8.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13亿元,增长13.0%。 林业:全年地方人工造林面积3.09万亩⑸。年末实有育苗面积1080亩,其中新育苗面积150亩。当年苗木产量462万株。木材采伐量845立方米。 畜牧业:年末地方牲畜存栏头数41.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1%。出栏79.82万头(只),增长6.7%,其中:大牲畜出栏3.72万头,增长2.5%;猪出栏5.86万头,增长10.4%;羊出栏70.24万只,增长6.6%;家禽出栏135.67万只,增长24.5%。 全年肉类产量2.19万吨,增长6.9%;奶类产量3.15万吨,增长2.3%;羊毛产量385吨,增长1.0%;羊皮产量54.62万张,增长0.8%;鲜蛋产量0.2万吨,增长4.4%;驼毛产量12吨,持平;牛皮产量2.04万张,下降1.9%。 农业生产条件:地方农业机械总动力16.8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2%,其中:柴油机动力11.68万千瓦,增长5.7%;电动机动力5.15万千瓦,增长87.6%。大中型拖拉机1625台,增加292台;小型拖拉机4891台,增加15台。大中型配套农具4808部,增加918部;小型配套农具6789部,增加76部;机动脱粒机46台,与上年持平。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70万亩,增长2.5%;高新节水灌溉面积69.45万亩,增长18.0%;旱涝保收面积31.70万亩,增长2.5%;机电排灌面积26.99万亩,下降19.5%;地膜覆盖面积32.43万亩,增长2.8%;机电井3335眼,减少10眼。 主要能源及物资消耗:年末地方农村用电量18786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4%;化肥施用量(折纯)9748吨,增长15.5%;农用塑料薄膜使用1975吨,增长3.8%;农用柴油使用11474吨,增长3.5%;农药使用(实物量)57.70吨,增长7.6%。 劳务输出:全年地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2186人,其中实现长期稳定就业的15823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9.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9.7%。 地方规模以上工业⑹实现增加值39.79亿元,增长26.5%,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1.09亿元,增长41.9%;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4.75亿元,增长27.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3.34亿元,下降8.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25.94亿元,增长19.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7.48亿元,增长28.8%;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31亿元,下降3.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5.07亿元,增长46.4%;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2.69亿元,增长32.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27亿元,增长26.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83亿元,增长23.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8.49亿元,增长18.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47亿元,增长16.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51亿元,增长9.5%。 销售产值: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00.65亿元,其中,轻工业6.81亿元,增长1.0%;重工业93.84亿元,增长27.6%。产销率95.2%,比上年下降7.9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销率94.6%,下降3.9个百分点;重工业产销率95.3%,下降7.9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102.82亿元,增长18.7%,其中,轻工业6.91亿元,增长4.8%;重工业95.91亿元,增长19.8%。实现利润10.88亿元,增长65.8%,其中,轻工业0.34亿元,增长23.7%;重工业10.54亿元,增长67.7%。利税18.5亿元,增长40.1%,其中,轻工业0.67亿元,增长15.0%;重工业17.83亿元,增长41.2%。 工业园区:年末累计登记入驻企业136家,建成投产企业71家。全年园区内企业实现产值27.56亿元。实现利润2.9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配套资金0.63亿元,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22亿元。 建筑业经济: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8.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4%。地方具有资质等级独立核算的总专包和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实现产值20.89亿元,增长67.0%。实现利润0.43亿元,增长1.2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0.2万平方米,增加54.8万平方米,增长47.5%;房屋竣工面积70.9万平方米,增加27.9万平方米,增长65.0%。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9.89亿元⑺,比上年增长49.5%。分城乡看,城镇投资224.37亿元,增长52.6%;农村投资5.52亿元,下降18.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55亿元,增长13.3%;第二产业投资94.07亿元,增长64.5%;第三产业投资126.27亿元,增长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