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韩城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市经济在应对严峻挑战中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4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03.2亿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32.6亿元,增长9.2%,人均生产总值36750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6.5:71.1:22.4。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3%。(见附表一)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1871人,其中88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登记失业33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 全年区域内财政总收入完成255156万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9822万元,按同口径计算,增长26.5%;财政支出151413万元,增长40.8%。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5889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7.1%。其中,农业产值124339万元,增长8.6%;林业产值1851万元,增长55.1%;牧业产值19524万元,增长0.3%;渔业产值394万元,增长37.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790万元,增长1.8%。 全年粮食产量8.73万吨,比上年增产9.1%。其中夏粮产量4.05万吨,减产8.3%;秋粮产量4.68万吨,增产30.3%;水果总产为8.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总产达8.64万吨。 年末全市森林面积达67693公顷,森林覆盖率41.6%,全年造林820公顷,育苗136公顷,零星(四旁)植树60万株,花椒总产量为1.9万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2079吨。年末大家畜、猪、羊存栏分别为1.31万头、7.38万头和5.24万只,比年初均有所增加,蛋、奶产量分别为2200吨和1720吨,比上年较快增加。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为420吨。 农业产业化较快发展,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个,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3018万元,实现利税1477万元,较上年增长1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96.1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增长25.1%。 全市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50.2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21.5亿元,增长4.2%,非国有企业完成328.7亿元,增长31.5%,其中股份制企业完成281.9亿元,增长34.3%;外商投资企业完成5.9亿元,增长1.7倍,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36.9亿元,增长9.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10.1亿元,增长95.7%;重工业完成340.1亿元,增长27.9%。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见附表二)。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6.3亿元,较上年增长34.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9.9亿元;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利税21.5亿元;其它类型企业实现利税14.86亿元。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1410万元,增长13.4%,竣工住宅面积14.93万平方米,增长1.14倍,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完成产值110512万元,增长41.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7184万元,比上年增长36.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37684万元,增长24.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2500万元,跨区域项目投资97000万元。 全市年初确定的10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均已竣工或达到年度计划进度要求。渭南市重点项目盈德气体公司制氧项目、兴龙热电余热发电等项目已竣工投产,陕西龙门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系统优化技术改造已竣工,连接园区和城区的108国道北线改造工程已竣工通车。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732万元,比上年增长3.8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其中全部用于工业)702711万元,比上年增长39.3%,占总投资额的83.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8241万元,比上年下降27.5%。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市的零售额13.8亿元,增长18.1%,市以下零售额6.8亿元,增长18.4%,按行业划分,批发业完成2.6亿元,增长49.4%,零售业完成15.8亿元,增长12.3%,住宿和餐饮业完成2.2亿元,增长41.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263.03万美元,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6个,合同引进资金78.45亿元,实际到位29.66亿元。 全年接待中外游客26.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999万元,比上年增长2.5%。年末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6家,旅游A级景区5个。 七、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02630万元,比上年增长8.9%。 全年公路货运量3129万吨,铁路货物发送量1286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5.5%和6.5%;铁路客运量25万人次,公路客运量7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271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370万元,电信业务总量20901万元,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8.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4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71部/百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到82部/百人,互联网注册用户达41951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8.22亿元,较年初增加32.5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1.02亿元,较年初增加12.6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2.66亿元,较年初增加4.58亿元,全年累计现金投放20.37亿元。 全市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2133万元,比上年增长5.2%,实际支付各类赔款3548万元,较好地支持了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市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3154人,全年共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48场次,展出科普展板200余块,发放科普书刊、资料10余种,达3.3万余份,培训人员达5500余人次。 高考上线人数为3917人,其中本科上线人数2765人,年末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7469人,比上年下降7.6%,其中高级中学10308人,下降4.7%,初级中学17161人,下降9.3%。农村基础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危漏校舍改造收到显着成效,全市实施危改建设项目总投资1200余万元,完成建筑面积4846平方米,“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全市共减免了35241名学生的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向15695名贫困寄宿制学生发放“一补”资金683万元。全市小学在校学生为25418人,学龄入学率达到98.99%,特殊教育在校生2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68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