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小河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7 贵阳市小河区统计局

2011年,面对各种复杂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牢牢把握发展主线,破难题、转方式、促发展、惠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转型加速、优势提升、民生改善”的积极态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扩大,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626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863万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81915万元,增长25.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5483万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59.8:39.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全区经济增长0.04、14.14和6.2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31969元,比上年增长11.7%(按2011年12月31日汇率6.3009折算为5074美元)。

民营经济平稳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84598万元,增长18.2%。民营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为35.2%。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5%。八大类价格呈“七升一降”格局,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最高,上涨13.2%,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4%,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上涨2.9%。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0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12008万元,增长2.9%;畜牧业2152万元,增长3.1%;渔业256万元,增长1.5%;农林牧渔服务业90万元,增长3.5%。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05公倾,比上年增长1.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20公倾,与上年持平,蔬菜播种面积1090公倾,比上年增长2.1%。

全年粮食产量1637吨,下降43.8%;蔬菜产量28711吨,增长5.7%;水果产量6534吨,增长9.1%;肉类产量987吨,增长0.8%;牛奶产量60吨,增长9.1%;禽蛋产量190吨,增长11.8%。年末生猪存栏8892头,增长10.2%;生猪出栏7610头,增长0.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综合质量稳步提升。全年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411622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6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0195万元,比上年增长28.5%。轻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6.5%,重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8%;国有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2.1%;国有控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8.6%;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2%;高新技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3%。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797330万元,增长3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754790万元,增长36.2%,全区列入统计的22个行业除烟草制品业净增产值128440万元外,有16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增速达20%以上的有10个行业,其中金属制品业增长125.9%。工业生产与市场实现较好衔接,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696477万元,增长40.6%,产销率为94.9%,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大部分主要工业品产量较快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列入统计的2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13种,占产品总数的比重为54.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64658万元,比上年增长24.7%。实现利润92796万元,增长21.1%,利税总额133471万元,增长21.8%。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0293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7个,实现工程结算收入13516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实现利润总额425.3万元,比上年下降13.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5992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面18570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0574万元,比上年增长53.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快速,全年完成694443万元,增长91.1%;更新改造投资完成329478万元,增长41.3%。

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24547万元,增长24.5%。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资246353万元,增长62.2%,其中经济适用房投资18650万元;办公楼投资2211万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6058万元;其他投资59925万元。

五、国内贸易

贸易市场平稳增长。全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36243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批发业137351万元,增长17.5%,零售业498892万元,增长13.0%。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4282万元,增长47.7%,其中住宿业2719万元,增长76.6%,餐饮业1563万元,增长15.1%。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233万元,增长20.1%。

六、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引进国内市外投资项目96个,实现到位资金总额852346万元,比上年增长30.2%。实际利用外资2672万美元,增长47.1%。

全年完成海关进出口总额17599万美元,其中,进口总额10796万美元,出口总额6803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48670万元,比上年增长36.1%,增速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3148万元,比上年增长45.1%,增速同比提高23.9个百分点。在地方税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3.1%、15.3%、30.6%、110.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2962万元,比上年增长34.4%,增速同比提高12.5个百分点,其中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支出分别增长32.8%、50.9%、25.1%、22.3%、222.4%。

全区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68838万元,比年初增长13.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59026万元,比年初增长15.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44260万元,比年初增长9.8%。

八、科技、教育

截至2011年末,我区拥有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39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软件测评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院士工作站4家。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1个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1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1个贵州省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1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7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个贵州省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