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珙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6 宜宾市珙县统计局

201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转型增长、强县兴城、共享发展、奋力跨越”的“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着力抓发展、促转型、惠民生、建和谐,县域经济呈现稳定快速的发展趋势,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3967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392万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95859万元,增长23.6%;第三产业增加值150716万元,增长1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5%、85.84%、11.31%,分别拉动GDP增长0.51、15.36、2.0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6:65.2:20.2调整为13.6:69:17.4。

全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值达到481230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占GDP的比重55.7%,较上年提高0.5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0.7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上年上涨5.9%,八大类价格同比涨幅呈现“五升三降”的格局。其中:食品类上涨13.1%,居住类上涨5.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7.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6.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1%,衣着类下降1.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1%。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2757万元,比上年增长3.5%。实现农业增加值117392万元,增长3.5%。

农业。全年实现农业产值83354万元,比上年增长3.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83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2.13万亩,油料播种面积6.4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1万亩。新建生态茶园面积6500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15.55万吨;比上年增长0.5%,其中小春粮食产量2.18万吨,增长3.1%,大春粮食产量13.37万吨,增长0.04%;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0.65万吨,增长1.9%,烟叶产量0.17万吨,减少54.5%;蔬菜产量17.9万吨,增长6.3%;茶叶产量0.33万吨,增长28.2%;水果产量0.52万吨,减少6.5%。

林业。全年实现林业产值52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全县现有森林面积54714公顷,全年退耕荒山造林3000亩,天保人工造林2000亩;竹产业基地建设18000亩,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栽植15800亩,先后引进的申宇木业中密度纤维板、观宝山林业开发公司、盛世金潮林业开发等综合木材加工及种植项目,已全面投入生产。年加工能力2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业实现产值3.2亿元;全年木材产量70369立方米,年末森林覆盖率48.57%。

畜牧业。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16670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全年生猪出栏下降3.9%;牛出栏增长3.5%;羊出栏下降1%;家禽出栏增长3.1%;兔出栏增长6.7%。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4.55万吨,下降2.05%,禽蛋产量0.57万吨,增长5.98%;猪年末存栏数41.45万头,增长2.3%。

渔业。全年实现渔业产值45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年水产养殖面积0.03万公顷,水产品产量0.64万吨,增长7%。

农业条件持续改善。全年新增耕地1187亩;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5.93万亩,新增提水控灌设备175台,实现提水灌溉面积10.2万亩;新建户用沼气池3376口,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14万千瓦,增长5.1%;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0.77万吨,下降0.8%;全年农村用电量3962万千瓦时,增长19.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亿元,比上年增长34.95%,其中: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5.93亿元,增长35.8%。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6.84亿元,增长21.37%;重工业增加值47.67亿元,增长37.2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36.59亿元,增长58.98%,其中县属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20.21亿元,增长66.35%。

工业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其中主要工业产品水泥257.9万吨、增长15.1%,原煤1040.97万吨、增长21.18%,天然气6135万立方米、增长50.18%,鲜冷藏肉2.81万吨、增长6.54%,发电量40.6亿度,增长6541.24%。

工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3亿元、增长56.79%;实现利税31.33亿元,增长55.46%,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21.7亿元,增长62.09%。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达到99.6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0.92,较上年提高26.37个百分点。

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3个,全年完成建筑业现价总产值25.08亿元,比上年增长34.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37万平方米,增长99.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5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2.63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3.28亿元,下降18.78%;更新改造投资24.6亿元,增长40.33%;房地产开发投资2.79亿元,增长32.42%。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84亿元,下降55.2%;第二产业投资35.65亿元,下降13.5%,其中:工业投资35.65亿元,下降13.5%;第三产业投资14.49亿元,增长167.2%。

全年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148个,完工项目106个,新增固定资产29.48亿元。重大、重点项目对全县投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市重点项目华电珙县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和2号机组全部投入运行,双马宜宾水泥制造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土建和设备安装全面完成,已点火运行。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1年,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645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公路1505公里。全年共硬化县道33.4公里,硬化乡道51.2公里,硬化村道67.7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2072.7万吨,比上年增长18.94%,货运周转量145089万吨公里,增长18.64%;完成客运量3295.3万人次,增长16.29%,客运周转量168338万人公里,增长24.21%。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6993万元,比上年增长10.97%。年末,全县电话用户总数达29.23万户,增加4.7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88万户,减少0.3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4.36万户,增加5.11万户。互联网用户数2.51万户,增加0.4万户。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25亿元,增长17.85%;全县共拥有星级饭店1家,名胜风景和文物保护区1个。全年共接待游客78.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3.18%。

六、国内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城镇21.84亿元,增长20.21%,农村5.94亿元,增长15.72%;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11亿元,增长41.2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27亿元,增长18%;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24亿元,增长26.2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54亿元,增长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