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三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更新改造投资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古杉油脂完成投资1.2亿元,华鹰绢纺完成投资0.86亿元,三角纸业完成投资0.7亿元,和首纺织完成投资0.64亿元,佳乐农业开发公司完成投资0.62亿元,波鸿机电完成投资0.6亿元,佳联印染完成投资0.6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2011年,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40.1%。房屋施工面积186.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7%;实现房屋销售面积54.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5%;实现房屋销售额16.31亿元,比上年增长39.2%。其中:耀森房产公司完成投资1.7亿元,慧川房产公司完成投资1.5亿元,梓州实业完成投资1.34亿元,来新居房产公司完成投资1.33亿元,鑫达海完成投资1.16亿元,星源房产公司完成投资1.05亿元,佳琪房产公司完成投资0.8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2011年,全县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分地域看: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8.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从行业结构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78.18亿元和13.9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2%和17.3%。 旅游业日益兴旺,服务行业加快发展。2011年,全县有星级饭店4个,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9个。全县接待旅游人数达到252.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实现旅游收入11.54亿元,比上年增长35%。 全县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8.8%,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营利性服务业发展较快,其增加值增速均达到了36.4%。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合同引进内资项目33个,协议引资25.2亿元;实际到位内资46.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到位外资22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5%。2011年全县自营出口22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2011年末,县境内公路总里程283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382公里;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为29001辆,比上年增长14.6%;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7310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公路货运周转量6441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4.1%。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0.53亿元,比上年下降0.1%,邮政业务收入0.53亿元,比上年增长33.4%。电信业务收入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9.15万户,比上年减少16.4%,其中城市住宅电话3万户,农村住宅电话4.8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8.37万户,比上年增长3.1%。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3.99万户,比上年增长36.6%。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1.08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22亿元,比上年增长0.6%。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全县财政总支出33.51亿元,比上年下降26.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9.3亿元,比上年下降29.7%。 银行存贷保持双增。2011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3.68亿元,比年初增加13.88亿元,增长8.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1.14亿元,比年初增加25.54亿元,增长24.2%。存款中,居民储蓄存款占71.4%,单位存款占27%,财政存款占1.6%。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4.75亿元,比年初增加9.65亿元,增长14.8%。贷款中,短期贷款占42.7%,中长期贷款占54.6%,票据融资占2.7%。金融存贷差为108.9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23亿元,增长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成果显着。2011年,全县有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126个,高新技术产业企业6个,落实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1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62亿元。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11年末,全县有小学校108所,在校学生68053人,专任教师361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普通中学校85所,在校学生71677人,专任教师438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11413人,专任教师315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72.3%,高中升学率为56.5%。2011年全县普通高校报考人数为8565人,本科硬上线人数4749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末,全县有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4.85万册。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9.55万户,其中城区6.29万户,农村23.2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0.2%、2.2%。 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2011年末,全县有医院、卫生院69所,床位3486张,卫生技术人员2727人,其中医师1043人,注册护士808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末,全县有体育场馆2个。全年举办各类体育赛事13次;参加国家、省、市体育比赛29场次,获金牌1枚、铜牌2枚,荣获冠军27人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2011年末,全县法人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598元,比上年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98元,比上年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701元,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7179元,比上年增加1245元,增长2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073元,比上年增长31.5%。农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43.6%,城镇为40%。 社会保障能力增强。2011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9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失业保险参保18639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10万元。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6955人,其中退休3255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5013人。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67个。城镇最低生活保障27223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799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22.36万人,参合率达99.6%。 十二、人口 人口数量略有下降。年末,全县总户籍人口1473935人,比上年末减少1643人,减0.1%。其中:男性774636人,女性699299人,男女性别比为110.8:100;农业人口1262091人,非农业人口211844人;当年出生16189人,当年死亡12872人。人口出生率为11‰,人口死亡率为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计划生育率为90.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1.5‰,婴儿死亡率为8‰。 注:1、《公报》中使用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据,正式数据以《三台县2011年统计年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