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三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6 绵阳市三台县统计局

201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强劲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定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GDP1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1.36亿元,增长3.9%;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62.94亿元,增长26.7%,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47.3亿元,增长26.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4亿元,增长27.7%;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1.7亿元,增长12.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0.9:37.9:31.2,与2010年比,一产业下降1.7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3.9个百分点,三产业下降2.2个百分点,呈二、三、一的较优结构。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5907元,比上年增长19.6%。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9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占GDP比重为56%,其中实现民营工业增加值33.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6%。

物价高位运行。2011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食品类价格上涨12.3%,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拉动CPI上涨4.1个百分点。其中:粮食类价格上涨12.6%,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6.4%,猪肉价格上涨40.3%,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16.3%,鲜瓜果价格上涨21.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纵比较快,横比仍然较慢。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慢。三是工业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支撑力不强。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五是通胀压力较大。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定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84.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其中,农、林、牧、渔业分别实现产值39.93亿元、1.76亿元、39.13亿元和2.74亿元,分别增长5.5%、8%、1.8%和3.5%。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7%,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

主要农产品保持增产。2011年,我县农业生产继续保持了稳定增产。全年实现粮食总产83万吨,比上年增长2.1%,其中小春粮食23.68万吨,增长2.7%,大春粮食59.33万吨,增长1.8%。油料总产11.5万吨,比上年增长4.3%。

林业生产较快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1.76亿元,林业增加值1.06亿元,均比上年增长8%。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33公顷,全县森林面积达到818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6.8%。全年收获核桃2800吨、油橄榄30吨。

畜牧业生产相对稳定。全年生猪出栏189.29万头,比上年减少2.7%;出栏小家禽2141.94万只,比上年增长1%。

渔业生产持续增长。2011年,我县继续抓好水资源保护和绿色水产品养殖,促进了渔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9万吨,比上年增长3.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11年末,全县实有水利工程9907处,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62003万立方米;年末实有耕地面积79395公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58860公顷;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46.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全年农村用电量14280万千瓦小时。

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年末农村从业人员78.43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36.1万人,比上年减少1%;从事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42.33万人,比上年减少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县继续高举“工业强县”大旗,千方百计加快工业发展,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高效运行的发展态势。

工业经济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5户,其中资产上亿元的企业17户,比上年末增加3户;产值过亿的企业达到37户,比上年增加9户。9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7.19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其中产值过亿元的37户企业实现总产值108.23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8.9%;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7.7%,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3.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日趋明显。2011年,全县95户规上工业中,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2.46亿元,比上年增长59.4%,总量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4.7%。其中:纺织服装业实现产值30.47亿元,比上年增长62.2%,食品医药业实现产值37.21亿元,比上年增长57.9%,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值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72.3%,能源化工业实现产值23.27亿元,比上年增长52.6%。佳联印染、鸿凯双泰、台沃科技等“三档40户”优势骨干企业实现产值100.86亿元,总量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3.5%。园区工业快速发展,园区内规上工业企业已达75户,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的78.9%,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20.66亿元,比上年增长44%,总量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7.9%。

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全县95户规上工业全部为盈利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12亿元,比上年增长61.6%;实现利税总额18.17亿元,比上年增长71.8%;盈利企业盈利额(利润总额)为12.55亿元,比上年增长73.4%;全县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03.09,比上年提高45.1个百分点。全年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为20.9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0.5%;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54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7.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11年,全县11种主要工业产品中,除食用植物油和纱产量比上年分别减少33.3%和4.5%外,其余工业产品产量均保持了快速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有:丝织品、机制纸及纸板、蚕丝和泵,分别增长84%、75%、58.1%和57.5%。

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2011年末,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39户,累计实现建筑业产值36.68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建筑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1%,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县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投资总量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08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39.5%。其中完成计划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57.51亿元,比上年增长25.9%。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中:

基本建设投资较快增长。全县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成德南高速(三台段)完成投资12.77亿元,绵遂高速(三台段)完成投资6.72亿元,绵三路改造完成投资1.8亿元,县(乡)公路改造完成投资1.42亿元,世行贷款基础建设项目完成投资0.61亿元,两江口凯江大桥完成投资0.53亿元,青东坝防洪堤完成投资0.65亿元,学校灾后重建完成投资1.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