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理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6 阿坝州理县统计局

二OO四年,理县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三个转变”,抢抓机遇扩大开放,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不断增加农牧民收入;合理开发水能资源,整合旅游资源,经济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学稳定,向建设全国藏区第一州模范县宏伟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综合

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37933万元(当年价),比上年增长15.4%(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42万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23897万元,增长23.3%;第三产业增加值8294万元,增长5.7%。人均生产总值(GDP)8392元,比上年增加1538元,增长15.2%。

从产业结构分析,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3年的15.7:59.8:24.,调整为2004年的15.1:63.0:21.9。

民营经济增势强劲。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5572万元(现价),增长30.6%(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民营增加值1423万元;第二产业民营增加值23897万元;第三产业民营增加8294万元。民营经济占全县国民经济总量的41.1%。

二、行政区划与人口

理县行政区域面积4318平方公里,辖4镇、9乡,4个居民委员会、81个村民委员会。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44468人,其中,藏族21345人,羌族14211人,汉族866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6‰,全县人口城镇化率达到17.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三、农业

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89元,增1.7%。2004年末,全县实有农耕地面积2595公顷,增7.7%。粮食作物播面1541公顷,增3.35%;经济作物播面30公顷;蔬菜播面1246公顷,增9.1%。主要农产品生产粮食总产量7582吨,油料产量64吨,水果产量2136吨,蔬菜产量59766吨。年末各类牲畜存栏60744头(只),出栏40830头(只),肉类总产量2230吨。林业发展持续推进。到2004年,人工造林总面积342公顷,年末实有新封山(沙)育林面积5530公顷,其中:本年新封240公顷,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面积1607百公顷,生态进一步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48.9。

农业基础进一步改善,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240公顷,本年新增灌面20公顷;全年改造中低产田土263公顷,改扩建乡村道路28.5公里。

四、工业

工业经济增速加快。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5681万元,比上年增3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379万元,增长17.6%。主要工业产品铁合金12617吨,发电量101122万度,铝锭711吨。工业经济效益提升。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企业6户,亏损企业3户。实现利税5836万元,增47.0%;盈利企业盈利额3678.5万元,增52.8%;亏损企业亏损额595.8万元,减少亏损2.7倍;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082.7万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继续保持增长,2004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0491万元,比上年增20.3%。

从管理渠道分析,基本建设投资50491万元,增20.3%;从行业投资分析,农林牧渔业投资869万元,电力行业投资38906万元,交通邮电通讯业投资1456万元。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4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3928万元,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3276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在流通消费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全年国有经济实现零售692万元,集体经济实现零售247万元,个体经济实现零售4104万元,其他经济零售2164万元。

全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18万元,增长24.9%。

七、财政、金融

2004年,县级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33万元,比上年实际收入增加425万元,同口径增长35.2%。其中:增值税、营业税完成1043万元,企业收入44万元,农业税完成33万元,其他各项收入完成513万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113万元,比上年增支555万元,同口径增长5.3%。其中:农村生产性支出309万元,专项及其他支出7866万元,各项事业行政经费支出2938万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1955万元,比年初增长29.0%;各项贷款余额达18630万元,比年初增1.6%。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740万元,增24.4%;居民人均储蓄4214元,增802元。

八、交通运输业

交通通讯基础进一步改善,2004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27公里,13个乡镇通公路,交通系统完成货物周转量1234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066万人公里。

九、文化教育卫生

民族教育又有新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力度加大,巩固普及初等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适龄儿童入学率99.5%,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教育教学管理得到加强。积极开拓职业技术教育路子,职业技术教育有了新起色。2004年,全县有普通中学校4所,在校生1956人,专任教师169人,有普通小学校87所(含村小),在校生4336人,专任教师382人;幼儿园1所。大学入学率95.3%。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20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23人,病床229张,每千人医生数5.1个。

十、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2004年末,全县实有从业人员数4196,从业人员工资总额5666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国有单位工资总额4644万元,增长18.5%。职工年人均工资13423元,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1474元,增加216元,从农民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439元,家庭经营收入939元,财产转移性收入96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75元,其中食品支出1053元。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质量恩格尔系数53.3%。年末,全县中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15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422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39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007人,发放资金85万多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100%。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阿坝统计年鉴--2005》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