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理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6 阿坝州理县统计局

理县统计局

二○○四年四月三十日

二OO三年,县委、人民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建设藏区第一州的机遇,转变观念、开拓进取,围绕"跳三级、翻三番、创模范、建小康"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发展水电工业能源工业,增强经济实力;强力发展特色旅游,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不断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保持了全年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快速增长,初步统计,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0911万元(当年价),比上年增长15.1%(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58万元,减少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471万元,增长3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582万元,减少5.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6993元,增加977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产业结构分析,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17.7:51.6:30.7。调整为2003年的15.7:59.8:24.5

二、行政区划与人口

理县行政区域面积4318平方公里,辖4镇、9乡,4个居民委员会、81个村民委员会。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44409人,比上年增了507人。其中,农业人口达到35674人,增加353人;非农业人口达到8735人,增加15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计划生育率96.7%。在总人口中,18岁以下11386人,占总人口的25.6%,18-35岁13953人,占总人口31.4%,35-60岁13198人,占总人口29.7%60岁以上5872人,占总人口13.2%,年末人口城镇化率14.8%(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三、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03年末,全县实有农耕地面积2409公顷,比上年增加148公顷,增加6.5%。粮食作物播面1491公顷,减少12.0%;经济作物播面18公顷;蔬菜播面1142公顷,增8.3%。主要农产品生产粮食总产量7200吨,油料产量36吨,水果产量2457吨,蔬菜产量55841吨。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51万元,增5.9%。累计退耕还林合格面积16211亩。年末各类牲畜存栏57054头(只),出栏22678头(只),牲畜总增21.2%,肉类总产量2163吨。

乡镇企业继续发展,全年乡镇企业完成产值4205万元,比上年增长4.8%,完成营业收入3981万元,实现利税575万元。

四、工业

工业经济增速加快。当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6949万元,比上年增57.5%。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104万元,减83.3%;重工业完成产值16845万元,增66.2%。主要工业产品铁合金4605吨,发电量85579万度。

工业经济效益下滑。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企业5户,实现利税1525万元,减1.8%;盈利企业盈利额1697.4万元,增71.0%;亏损企业亏损额2792.2万元,增亏达2.2倍;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负1095万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当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1987万元,比上年增12.5%。

从管理渠道分析,基本建设投资41987万元,增12.5%;

从行业投资分析,农林牧渔业投资1483万元,电力行业投资26219万元,交通邮电通讯业投资794万元。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在受全国"非典"和其他因素影响下,总体保持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02万元,比上年减少3.9%。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3680万元,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2622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在流通消费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全年国有经济实现零售627万元,集体经济实现零售96万元,个体经济实现零售3649万元,其他经济零售1930万元。

旅游拉动餐饮业增长,全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95万元,增长2.0%。

七、财政、金融

2003年,县级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8万元,比上年实际收入增加110万元,同口径增长10.0%。其中:增值税、营业税完成712万元,企业收入84万元,农业税完成72万元,其他各项收入完成340万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558万元,比上年增支2411万元,同口径增长29.6%。其中:农村生产性支出213万元,专项及其他支出7689万元,各项事业行政经费支出2656万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3740万元,比年初减少2.9%;各项贷款余额达17492万元,比年初增22.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066万元,增14.9%;居民人均储蓄3412元,增426元。

八、交通运输业

交通通讯基础进一步改善,2003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27公里,13个乡镇通公路,交通系统完成货物周转量1428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215万人公里。邮电通讯网络不断扩大,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93万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798户,其中城镇电话2344户,农村电话3454户。

九、文化教育卫生

民族教育又有新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力度加大,巩固普及初等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适龄儿童入学率99.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教育教学管理得到加强。积极开拓职业技术教育路子,职业技术教育有了新起色。2003年,全县有普通中学校4所,在校生1374人,专任教师159人,有普通小学校88所,在校生4228人,专任教师398人;幼儿园1所。大学入学率95.3%。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20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35人,病床229张,每千人医生数3.5个。

十、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2003年,全县职工工资总额5121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国有单位工资总额3919万元,减4.5%。职工年人均工资12231元,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1258元,增加159元,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质量恩格尔系数45.8%。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职工1258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3652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