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鹿寨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鹿寨县统计局 (二0一0年六月八日) 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异常严峻的形势,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洪灾、旱灾等造成的严重困难,坚持“工业强县”总体发展思路,统筹城乡发展,积极融入柳州“一小时经济圈”,扎实开展“二次创业”,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加快“经济升级城市转型”进程,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回升向好、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民生状况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就,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综合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091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3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537元,比上年增长17.0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7974万元,增长5.2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07010万元,增长23.95%,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452401万元,增长19.6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45934万元,增长15.10%。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0.98:51.78:27.23调整为19.12:54.46:26.42。与2008年比较,第一产、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86个百分点和2.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6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领头军。 财政总收入42055万元,下降3.07%,其中:税收收入36192万元,增长0.2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5567万元,增长24.78%。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4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8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905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56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9‰。 二、农林牧渔业 围绕“稳粮桑、扩甘蔗、壮畜牧、促果菜、兴油茶”产业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完成农业总产值290364万元,增长5.32%。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7231公顷,总产量176159吨。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继续优化。桑园改扩种333公顷,产鲜茧11400吨;发展地方特色蔬菜种植23333公顷,商品菜总产量420000吨;新种鹿寨蜜橙、蜜桔等优质水果680公顷,水果总产量91731吨;新增甘蔗3173公顷,总面积19740公顷,甘蔗产量1250770吨,进厂原料蔗1140000吨。林业生态建设逐步加强。引进油茶新品种200公顷,完成油茶低改333公顷。养殖业加快发展。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103个,寨沙镇九敢、鹿寨镇龙旦等“一村一品”优质畜禽生产基地带动效应明显。黄沙鳖、清水鱼等特色养殖发展迅速。生态养殖取得新突破,生物发酵床建设居全市首位。实现肉类总产量33519吨,水产品总产量7020吨。投入支农资金近2亿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8座,完成人饮工程20处,维修山塘水坝78处,修建渠道60.5公里;大修江口、导江通乡油路2条20公里,建设长塘—黄冕、寨沙—长田等油路10条;新建沼气池2000座,农村改厕2000座。水利建设成绩突出,荣获全区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农机补贴政策惠及群众,发放农机购机补贴1576万元,居全区项目县前列。积极发展农机服务组织,总数达29个,名列全区前茅。扶贫工作成效显着,第二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被评为自治区优秀等次。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举全县之力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外业勘界134200公顷,登记发证86067公顷,均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任务。农村承包土地确权发证工作顺利开展,补发土地承包证6.29万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总数达42个。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黄冕古赏“风景+水果+桑园+漂流”生态旅游、中渡下末“土特产+农家餐馆”乡村旅游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初见成效,黄冕古赏被评为自治区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65615万元,比上年增长20.46%,实现工业增加值452401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13656万元,比上年增长24.6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35111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6377万元。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柳化二基地年产20万吨烧碱、20万吨聚氯乙烯,正菱水泥,金利水泥等项目稳步推进。特色园区建设有新进展。热电联产项目通过初可研报告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编制;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完成选址、产业规划和总体规划编制,总体规划初步成果在自治区级专家咨询会上得到充分肯定。 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4609万元,比上年增长77.00%。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8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861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2049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53591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9905万元,增长94.05%。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452077万元,增长158.18%,更新改造投资662522万元,增长96.35%,房地产投资47743万元,增长42.28%。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256461平方米,增长101.8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旺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333万元,增长20.48%。分城乡看:县城消费品零售额76720万元,增长21.56%,县以下零售额113616万元,增长20.1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6191万元,增长27.43%;零售业零售额136787万元,增长19.5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7277万元,增长18.91%;其他行业零售额78万元,增长2.63%。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515万元,下降29.45%;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537万元,下降14.08%;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71428万元,增长19.73%;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3559万元,增长16.12%;股份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4294万元,增长37.68%。 六、交通、邮电、房地产和旅游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客货运量周转量89150万吨公里,增长41.80%,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7840万元,增长16.40%,其中邮政业务量1608万元,增长3.80%,电信业务总量56232万元,增长16.80%。全县公路里程143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057公里,高速公路85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8796辆。 本地电话年末用户数(含小灵通)达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3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数1.1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