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4 深圳市罗湖区统计局

深圳市罗湖区统计局

2012年5月28日

2011年,罗湖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中心两基地”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了辖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本区生产总值(GDP)1209.16亿元,比上年增长(以下同)8.2%。第一产业增加值0.11亿元,下降32.4%;第二产业增加值107.94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1101.11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为0.0:8.9:91.1。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38.90亿元,增长9.1%,占全区GDP比重达61.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1%,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799.92亿元,增长7.5%,占GDP66.2%,占第三产业72.6%,贡献率为59.9%;高端服务业增加值690.75亿元,增长9.8%,占GDP57.1%,贡献率为68.7%。

2011年末,罗湖区常住人口93.10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户籍人口47.96万人,增长5.7%;非户籍人口45.14万人,下降4.1%。全年人均GDP为130333元,增长7.1%,按2011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0171美元;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8090元,增长13.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5.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6%。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0.11亿元,比上年下降32.4%。水果种植面积8110亩,与上年持平;产量528吨,增长136.8%。水产品产量1335吨,下降48.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592.49亿元,增长1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167.10亿元,增长65.4%。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4%,提高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7.0%,提高7.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49.00亿元,增长21.5%,其中利润总额41.80亿元,增长27.3%。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89551元/人·年,增长12.0%。企业亏损面9.0%,提高1.9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44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78.30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42.55亿元,增长11.0%;非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35.75亿元,增长2.6%。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0.62亿元,增长20.1%;第三产业投资77.68亿元,增长6.9%。

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投资21.85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44.06万平方米,增长17.0%,其中新开工面积16.33万平方米,增长293.5%。商品房竣工面积69.34万平方米。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2.97万平方米,下降0.1%。商品房销售面积7.29万平方米,下降57.4%。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07.93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14.84亿元,增长17.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93.09亿元,增长16.0%。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总额分类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5.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9%,通讯器材类增长54.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3.4%,汽车类增长16.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85.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进口总额91.14亿美元,增长8.6%;出口总额194.18亿美元,增长2.5%。从出口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24.97亿美元,下降8.6%,占出口总额的64.4%;加工贸易出口30.97亿美元,增长75.1%;其它贸易出口(其中99.4%是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38.24亿美元,增长9.2%。从十大类传统大宗商品出口额看,增长最快的是家用电器、钟表和日用杂品,分别增长31.4%、27.6%和23.5%。从出口市场看,对亚洲出口增长6.5%,其中,对香港出口增长23.1%;对北美洲、欧洲、非洲出口则同时萎缩,分别下降5.9%、7.2%和8.8%。

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10个,比上年下降4.6%。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8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18.64亿美元,增长115.3%。生产性服务业中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共新批项目115个,增长7.5%。香港仍是外资主要来源地,贡献了全区84.2%的新批项目和94.2%的合同额。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2.17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89.94亿吨公里,增长18.6%。旅客周转量62.38亿人公里,增长7.3%。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8.91亿元,增长15.9%。

全年纳入统计范围的宾馆、酒店等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524.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5%;平均房价为363元/天,增长7.7%;客房收入12.51亿元,增长25.7%;客房平均入住率为66.5%,提高4.1个百分点。旅行社组团国内游客273.35万人次,增长28.4%。旅行社接待入境游客110.99万人次,增长30.9%。初步统计显示,年末辖区拥有星级酒店52家,其中五星级酒店5家。旅行社16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3家,国内旅行社134家。旅游景点(景区)3个。全年旅游企业实现旅游收入115.27亿元,增长43.3%。

八、财政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19亿元,比上年增长42.1%,其中税收收入48.48亿元,增长42.4%。在税收收入中,营业税13.55亿元,增长41.8%;企业所得税9.77亿元,增长18.9%;个人所得税6.06亿元,增长32.2%。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7.62亿元,其中投入民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的经费为61.44亿元,占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90.9%。

全年国地税之和(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和海关代征税)为272.4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国税79.47亿元,增长0.4%;地税193.02亿元,增长9.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园)219所,比上年增长3.8%。其中,高等教育学校2所,普通中学17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小学58所,幼儿园141所。各级各类学校(园)毕业生4.76万人,招生5.60万人,在校生18.80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保持在100%。年末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园)有教职工1.1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0.83万人。高等教育学校、普通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的专任教师分别有0.06万人、0.26万人、0.25万人和0.24万人。

截至年末,全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39家,比上年增长26.4%,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7家,比上年增长67.5%。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2886件,增长38.9%,其中,发明专利425件,增长20.7%;实用新型专利877件,增长23.4%;外观设计专利1584件,增长56.1%。专利申请授权量2151件,增长34.4%。全区共有42家企业参加第十三届“高交会”,其中互联网或电子商务企业33家,自主创新成果显着的高新技术企业9家。全年全区有97个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获得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