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江海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44元,增长13.5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6%,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9.93%,现有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36.06平方米。 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32634元,增长12.43%。 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5508人,增长11.70%;参加医疗保险192819人,增长91.71%;参加失业保险66676人,增长11.50%;参加工伤保险65771人,增长12.39%;参加生育保险65703人,增长13.71%;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4821人,增长753.25%。 年末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18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17人;全年共发放低保救济金489.2万元,增长8%。年末社会福利院1家,床位530张,收寄养人数508人;敬老院2家,床位102张,收寄养人数12人;社区服务、活动场所225个。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187宗,比上年增长43.85%;死亡28人,增长7.69%;受伤59人,下降28.05%;经济损失264.85万元,增长3.03%。其中,工矿企业职工伤亡事故1宗,造成死亡1人,受伤0人,分别与上年持平;经济损失80万元,增长33.34%。道路交通事故47宗,下降29.85%;造成死亡27人,增长8%,受伤59人,下降28.05%;经济损失27.29万元,下降65.91%。火灾事故139宗,增长124.19%;造成死亡0人,受伤0人,分别与上年持平;经济损失157.56万元,增长34.6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3。 十、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常住人口255393人。年末公安户籍人口160082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22‰,死亡率6.50‰,自然增长率2.73‰。年末户籍人口的主要构成:男性占49.75%,女性占50.25%;18岁以下人口占18.12%,18-35岁人口占27.39%,35-60岁人口占40.36%,60岁以上人口占14.1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4.7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7.1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4.45%。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7.66亿度,增长12.81%。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47亿千瓦时,增长14.86%;第二产业用电14.10亿千瓦时,增长14.04%,其中工业用电14.02亿千瓦时,增长14.03%;第三产业用电1.64亿千瓦时,增长2.23%。城乡居民用电1.45亿千瓦时,增长13.55%。 全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污水处理厂1座,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7分贝,交通干线两侧噪声平均值为69.2分贝,优于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注: 1、本公报中2011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06-2010年数据为年报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工业和投资的增长速度均为可比口径。 4、从2010年7月起,全市实施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政策,2011年原新农合参保人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统计口径,故医疗保险人数大幅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