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4 广州市海珠区统计局

2011年,我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展都、广州绿心、文化名区、幸福海珠”这一主题,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全区经济呈现“发展稳健、质量良好、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和谐稳定。

一、综合

经济总量跃上800亿元台阶。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GDP)达到872.12亿元,比上年净增142.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2%,GDP增速列广州市六个中心城区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4亿元,下降5.1%;第二产业增加值153.63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715.25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比重为0.4:17.6:82.0,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6%,拉动我区经济增长9.4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财税收支较快增长。2011年,全区税收总收入12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国税收入45.04亿元,增长2.4%,为区财政贡献收入5.06亿元;地税收入76.52亿元,增长20.7%,为区财政贡献收入20.48亿元。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5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23.3%。其中,营业税收入8.28亿元,增长1.7%;企业所得税收入3.56亿元,增长32.6%;增值税收入2.82亿元,增长6.1%。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3.45亿元,增长26.3%。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2011年末,全区实有从业人员46.92万人,比上年增加1.45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企业)从业人员21.83万人,增加1.04万人;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4.78万人,增加1.36万人。本年登记失业人员7.14万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1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1.6%;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74万人。

二、农业

农业生产下降。2011年,全区农业总产值5.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4.8%。全年蔬菜总产量2.26万吨,下降10.1%;水果产量1.70万吨,下降0.8%;水产品产量4967吨,下降9.4%。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稳定。2011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49.38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04.28亿元,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六大支柱行业均保持增长,其中饮料制造业产销两旺,完成产值45.48亿元,增长27.5%,取代“退二”搬迁的造纸业,跃升为我区工业的第一大行业。2011年,我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状况良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9.02亿元,增长28.9%。

建筑业产值快速增长。2011年,全区资质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产值253.60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42.20亿元,增长41.0%;安装工程产值7.63亿元,下降56.0%;其他产值3.77亿元,下降23.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按法人在地统计口径,2011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8.61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城镇投资207.39亿元,增长4.3%;房地产开发投资221.22亿元,增长17.6%。按项目在地统计口径,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9.65亿元,同比增长28.7%。其中城镇投资214.70亿元,增长12.2%;房地产开发投资184.95亿元,增长55.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11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88.50亿元,增长15.0%,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1.48亿元,增长28.2%;全区连锁超市零售额56.89亿元,增长16.2%。

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372.86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批发额1779.71亿元,增长39.6%;零售额593.15亿元,增长19.4%;全区年销售额超亿元商业企业有116家,比上年增加7家。

商品市场交易活跃。2011年,全区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3家,年成交额达506.98亿元,比上年增长5.9%。成交额较大的商品类别有针纺织品类和汽车类,其中针纺织品类商品成交额300.61亿元;汽车类商品成交额107.15亿元。

六、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2011年,全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50.54亿元,同比增长14.8%,比GDP增速快2.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占全区GDP的比重达51.7%,拉动全区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

总部经济发挥领先作用。全区重点企业增至85家,重点企业实现增加值214.40亿元,增长14.6%,比GDP增速快2.4个百分点,占全区GDP的比重达24.6%。鼎尚股份、欧派家居、东凌实业、从兴电子、广铝集团等分别拍得琶洲地区的地块用于发展总部经济,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也抓紧建设,琶洲和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总部经济功能初显。

会展业集聚发展。在广交会的带动下,我区上规模会展企业逐步增多并迅速发展,广州市保利锦汉展览公司、中国对外贸易展览公司等会展企业相继进驻我区。目前,全区共有上规模会展企业70多家,琶洲地区逐步形成会展业产业集群。全区会展业实现增加值37.27亿元,增长16.3%,高于全区GDP增速4.1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贸易

外资外贸形势良好。2011年,全区新批三资企业项目57个,同比增长14.0%;合同利用外资2.54亿美元,增长1.6倍;实际利用外资1.46亿美元,增长12.7%。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6.97亿美元,增长34.0%。其中进口11.55亿美元,增长63.8%;出口15.42亿美元,增长17.9%。出口目的地前三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欧盟、东盟和香港,出口额分别为2.78亿美元、2.05亿美元和2.01亿美元,所占比重分别为18.0%、13.3%和13.0%。

八、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我区顺利通过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终期督导验收,高考、中考成绩继续位居全市前列。2011年末,全区小学在校生8.08万人,比上年增加0.0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为100%;初中在校学生3.44万人,增加0.0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6.0%;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41万人,减少0.07万人,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3.6%。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末,我区经评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有56家、市民营科技企业136家;本年新认定市重点软件企业2家,获广州市首届专利奖5项,争取市以上科技经费4161.79万元,比上年增长48.6%。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3.37亿元,比上年增长33.7%;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4%,比上年提升11.6个百分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