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罗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3 黄冈市罗田县统计局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严重自然灾害,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落实科学发展理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75.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0亿元,增长8.62%;第二产业增加值29.90亿元,增长10.46%;第三产业增加值25.99亿元,增长25.48%。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5.7%、39.7%、34.6%。

居民消费价格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6%,烟酒类上涨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0.6%,交通通信上涨4.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1%,居住类上涨0.8%,衣着类全年基本持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6.9%。

全年财政收入6.78亿元,比上年增加1.51亿元,增长28.6%;其中:税收收入1.68亿元,增加0.73亿元,增长77.6%。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3.0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30亿元,增8.6%,其中:种植业12.14亿元,林业0.64亿元,牧业5.46亿元,渔业0.5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0.47亿元,分别增长4.0%、7.7%、19.3%、8.9%和12.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0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8千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3.1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42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3.04万吨,增长4.21%;油料产量2.5万吨,增长3.73%;蔬菜产量17.77万吨,增长11.20%;水果产量6912吨,增长41.73%;

全年牲猪出栏21.03万头,比上年增长10.51%;牛出栏3.50万头,增长19.86%;山羊出栏20.20万只,增长61.60%;家禽出笼102.5万只,增长3.12%;蚕茧产量1750吨,增长9.38%;肉类总产量2.67万吨,减少19.73%;水产品产量7180吨,增长6.09%。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400公顷,比上年增长71.43%;木材采伐量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38%。板栗面积达到101.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56万亩;板栗产量达到6.01万吨,比上年增长30.65%。

年末耕地总资源达到27.54千公顷,比上年年末增加0.29千公顷;常用耕地面积26.05千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0.89千公顷,旱地5.16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9.68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5.77千公顷。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0.0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55%;全年农村用电量10189万千瓦时,增长6.9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3.7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0.26%。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企业)48家,完成总产值47.67亿元,增加值14.74亿元,分别比同期增长49.5%和24.4%。

高新技术企业2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3.76亿元,增长28.3%,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5.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水力发电量33195.86万千瓦小时,农用化肥折纯114513吨,布4585万米,棉纱4158吨,蚕丝146.17吨,商品混泥土122504立方米,饮料酒2041千升。

全部建筑业增加值6.2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1.24%。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12家,完成建筑总产值9.16亿元,增长2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44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城镇投资65.32亿元,增长24.6%;农村投资1.6亿元,降46.7%。城镇投资中房地产投资2.54亿元,新竣工住宅面积12.72万平方米。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7.1%;第二产业投资29.07亿元,比上年下降14.8%;第三产业投资30.6亿元,比上年增长66.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4亿元,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53亿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89亿元。

全年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300套,当年基本建成100套。

五、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43亿元,增长2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48亿元,增长19.1%。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6.09亿元,增长23.4%;住宿业收入12.96,增长11.1%;餐饮收入额1.73亿元,增长9.5%。

全年外贸出口创汇229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9%。实际利用外资7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632.2万人,客运周转量达到12.12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23.0%;货物运输总量356.4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127.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8%和100%。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14万元,增长22.4%;电信业务总量1.57亿元,增长14.4%。固定电话年末用户总数达到6.1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99万户,农村电话用户4.17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总数达到24.86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2.57万户。

全年国内出游人数达9.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56%;县内旅游收入10.5亿元,增长25%。接待旅游人数250万人次,增长16%。其中,外国人4186人次,增长28.59%;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8514人次,增长36.12%。在接待旅游者中,过夜旅游者205万人次,增长19.93%。

七、金融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总存款(人民币)余额88.75亿元,比年初增加16.8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87亿元,增加11.75亿元。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43亿元,增加6.98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0.74亿元,增加0.69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08亿元,增加0.86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寿险业务收入2.13亿元;财产险业务收入0.31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支出0.61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0.39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0.23亿元。

八、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全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753人,在校生6370人,毕业生2399人。全年普通高中招生3508人,在校生11374人,毕业生4431人。全年初中招生7737人,在校生28546人,毕业生8698人。普通小学招生8297人,在校生45165人,毕业生7464人。特殊教育招生12人,在校生129人,毕业生11人。学前在园幼儿13659人。参加秋季高考4921人,实际升入高等学校3772人。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3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馆藏图书达到13.8万册。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教育电视台1个;制作广播节目1800小时,全年播出广播节目3880小时,电视节目制作260小时,全年播出电视节目2160小时。有线电视用户5.7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5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0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