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荥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也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郑州市各项调控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视困难、迎接挑战,克服了金融危机后国内外各种复杂的矛盾和困难,努力探寻促进发展新空间,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超预期完成,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完成(GDP,下同)3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54.1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85.2亿元,增长10.8%。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4:70.8:23.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83.4亿元,增长13.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化率预计达到46.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6%。其中,食品上涨10.5%,居住上涨3.2%,衣着类上涨2.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5%,烟酒及用品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818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5亿元,比上年增长3.0%。粮食总产量32.2万吨,增长0.3%。其中,夏粮产量16.6万吨,增长0.1%;秋粮产量15.6万吨,增长0.5%。全年油料产量1.3万吨,下降2.5%;棉花产量519吨,下降1.1%;蔬菜产量40万吨,下降1.0%;水果产量3.6万吨,增长5.9%;肉、蛋产量分别为4.3万吨和6.8万吨,分别增长4.9%、1.4%。 年末养殖水面面积1296公顷,比上年增长24.6;水产品产量2.1万吨,增长75.0%。 全年农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1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600亩。农业机械总动力73.8万千瓦,拖拉机4555台,农用运输车2.9万辆。全年农村用电量3.0亿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3.2%。化肥施用量(折纯)2.9万吨,下降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增加值202亿元,增长18.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10.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53.4%;集体工业企业增加值5.2亿元,下降5.2%;股份制工业企业增加值112.4亿元,增长22.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4.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28.9亿元,下降4.4%;重工业增加值173.1亿元,增长22.5%。 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钢材38.2万吨,增长4.4倍;铝合金2.4万吨,增长3倍;水泥318.7万吨,比上年增长1.6倍;水泥熟料341.6万吨,增长1.4倍;泵18.3万台,增长52.5%;软饮料22.3万吨,增长50.4%;建筑机械18.9万台,增长10.2%;汽车1.03万台,增长7.3%。 规模以上工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41.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56.2亿元,增长21.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36.7亿元,增长15.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12.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9.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819.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利税149.3亿元,增长15.5%;利润107.2亿元,增长16.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5%,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3.7亿元,比上年增长9.2%,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实现产值29.7亿元,增长3.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1.2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投资7.5亿元,下降43.1%;第二产业投资190.0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投资63.7亿元,下降1.7%。 全年工业投资189.9亿元,比上年增长2.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2.7%,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6%。全年计划总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27个,增加12个;计划总投资110.6亿元,本年投资38.5亿元,下降27.0%。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国电荥阳电厂年发电120万千瓦,天瑞水泥余热发电1.8万千瓦。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5亿元,比上年增长62.1%。其中,住宅投资12.3亿元,增长67.6%。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47.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30.2万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10.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6.9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9.2亿元,增长1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5亿元,增长17.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3.2亿元,增长16.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7.5亿元,增长21.7%。 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情况看,汽车类比上年增长73.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9.0%,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40.7%,五金电料类增长39.2%。 六、出口贸易 全年出口59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3%。在出口贸易中,对亚洲出口3752万美元,对拉丁美洲出口1461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611万美元,增长22.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业公路运输完成货运周转量14.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2%;客运周转量5.3亿人公里,增长26.3%。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1万部,移动电话用户30万部,电话普及率为67.9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5.9万户,增加1.2万户。 年末共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14个,旅行社6家,星级宾馆3家。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3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4%;实现旅游收入4430万元,增长36.6%。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增长14.4%。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69.0%。全年财政支出25.9亿元,增长12.7%。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4亿元,增长5.8%。在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亿元,增长4.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1亿元,增长10.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3.7亿元,比年初增长17.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3亿元,增长15.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6.1亿元,增长42.4%。 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71亿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15亿元,增长31.1%;人寿险保费收入1.55亿元,下降3.5%。全年赔付额与给付1361万元,下降15.0%,其中,财产险赔付额893万元,增长16%;人寿险赔付额630万元,增长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