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荥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09 郑州市荥阳市统计局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克难攻坚,齐心协力,积极落实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举措,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的势头,经济回升势头明显,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下同)3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27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12.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55603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2:67.9:26.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57.5亿元,增长12.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提高0.8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化率45.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7%。其中,衣着类上涨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1%,食品上涨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9%,居住上涨0.5%,烟酒及用品上涨0.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69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4.3%。粮食总产量32.1万吨,增长0.1%。其中,夏粮产量16.5万吨,增长0.3%;秋粮产量15.5万吨,与上年持平。全年油料产量1.4万吨,增长7.4%;棉花产量525吨,增长5.0%;蔬菜产量40.4万吨,增长6.3%;水果产量3.4万吨,增长4.5%;肉、蛋、奶产量分别为4.1万吨、6.7万吨和13.7万吨,分别增长5.7%、6.2%和14.3%。

年末养殖水面面积1040公顷,比上年下降20%;水产品产量1.2万吨,下降13.4%。

全年农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000亩。农业机械总动力72.9万千瓦,拖拉机4425台,农用运输车2.9万辆。全年农村用电量3.1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1%。化肥施用量(折纯)3万吨,下降1.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15.0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增加值172.1亿元,增长11.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27.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2.2亿元,下降6.7%;集体工业企业增加值5.6亿元,下降35.6%;股份制工业企业增加值89.8亿元,增长13.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增加值6.0亿元,下降15.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33.1亿元,增长15.7%;重工业增加值139.0亿元,增长10.2%。

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服装3762万件,比上年增长99.0%;中成药10.3万吨,增长65.8%;建筑机械18.4万台,增长36.7%;原铝3.4万吨,增长24.3%;阀门53.4万吨,增长21.9%。

规模以上工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45.1亿元,增长25.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35.8亿元,增长5.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1.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7.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6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利税120.4亿元,增长2.0%;利润83.8亿元,增长8.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7.2%,下降0.8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实现产值28.6亿元,增长2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3.7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3.3亿元,增长52.7%;第二产业投资185.6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投资64.8亿元,下降9.3%。

全年工业投资185.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0.3%。全年计划总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15个,减少1个;计划总投资98.1亿元,本年投资54.2亿元,增长1.1倍。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天瑞年产310万吨水泥熟料及400万吨水泥、奥特制衣年产800万套服装及亿鑫化工年产20万吨硫酸。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住宅投资7.4亿元,增长10.5%。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24.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09.5万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6.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7.8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4.9亿元,增长18.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8.3亿元,增长18.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8.1亿元,增长16.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1.9亿元,增长25.7%。

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情况看,体育、娱乐用品类比上年增长55.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7%,五金电料类增长25.7%,家具类增长20%。

六、对外经济

全年直接进出口总额674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8.8%。其中,进口1617万美元,下降17.3%;出口5123万美元,下降38.6%。在出口贸易中,对亚洲出口3072万美元,对拉丁美洲出口1537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013万美元,增长17.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货运周转量11.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6.2%;客运周转量4.2亿人公里,增长13.5%。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4亿元,比上年增长6.9%。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9万户,电话普及率为65.3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4.7万户,增加1.6万户。

年末共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14个,旅行社5家,星级宾馆3家。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7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8%;实现旅游收入3242.5万元,增长34.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2亿元,增长12.2%。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61.0%。全年财政支出23.0亿元,增长22.1%。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4亿元,增长22.7%。在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亿元,下降0.2%;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9亿元,增长17.5%;科教文卫事业支出5.2亿元,增长21.2%。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5.7亿元,比年初增长28.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6.3亿元,增长17.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3.4亿元,增长43.5%,其中,工业贷款6.0亿元,增长15.4%。

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13亿元,增长7.9%;人寿险保费收入1.2亿元,下降25.1%。全年赔付额与给付1361万元,下降15.0%,其中,财产险赔付额597万元,下降25.3%;人寿险赔付额560万元,与上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