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巨野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09 菏泽市巨野县统计局

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开展“基础提升年”活动,推动全县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初步测算并经市统计局审核认定,全县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25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速15.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09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速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25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速1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91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速17.2;三次产业结构比16.1:55.8:28.1(2010年:19.4:54.4:26.2)。

一、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主要农牧产品产量稳定增加。粮食连续9年增产,总产量达到41.73万吨,比上年增加0.59万吨,增长1.4%。其中,夏粮产量30.66万吨,增1.9%;秋粮产量11.07万吨,增产0.07%。经济作物中棉花产量6.88万吨,比上年减产0.7%;油料产量0.91万吨,增产5.1%。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1674公顷,比上年减少312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3305公顷,减少444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974公顷,增加73.6公顷。畜牧业发展良好,肉、蛋、奶类产量稳定增长。肉类总产量4.82万吨,同比增长7.16%。其中猪肉产量2.6万吨,增长6.04%;牛肉0.68万吨,增长5%;羊肉产量0.76万吨,增长6.9%。生猪年末存栏32万头,比上年减少1.13万头,下降3.4%;生猪出栏33万头,增长1.7%。禽蛋产量4.7万吨,增长3.9%。渔业发展水平与去年持平,全县水产品总量9169吨。林业平稳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林业产值9849万元。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趋稳向好。201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2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14%。

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9.9亿元,增长62.8%;;实现利税60.9亿元,增长56.6%;上缴税金19.5亿元,同比增长39.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415.2%,提高64.4个百分点。产销率98.93%,同比提高0.11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40.5%,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7.6%,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20家重点企业贡献突出。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74.6%;实现利税44.9亿元,同比增长53.1%,上缴税金18.8亿元,同比增长42.6%,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45.3%、73.6%、96.8%。

全社会用电量11406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1.11%;工业用电量5258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5.35%。

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2家,完成总产值17.65亿元;竣工产值14.89亿元;从业人员10907人。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0个,累计完成投资75.56亿元,比上年增长27.65%;完成千万以上投资项目100个,累计完成投资7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7.67%。投资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10年的0.2:57.4:42.4调整为0.4:49.5:50.1。

四、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市场规模化程度大幅提高,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扩大为5家,年底成交量8.22亿元,分别是巨野县金太阳商贸城、巨野县锦源棉花加工市场、巨野县谢集大蒜市场、巨野筑美建材城、巨野县麟州步行街;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数达到197家,比上年增加22家;实现零售额40.72亿元,同比增长37.65%;限额以上零售额占零售总额的52.75%,比重较2010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五、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以农副产品为主,农副产品价格下调,导致进出口总额无明显增幅。全年进出口总额341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出口31472万美元,下降6.3%;进口2689万美元。

六、交通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随着日东高速、聊商公路、327国道及乡镇公路等立体交通网络的不断形成和完善,全县交通的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凝聚力日益凸现。截止2011年末,全县客运总量达到1566万人,客运周转量62031万人公里;货运量2751万吨,货运周转量705560万吨公里。

全县邮政业务总量3586万元,邮政局(所)16处,邮路总长度242公里。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87亿元,比上年增长27.79%,其中,税收收入9.09亿元,增长5.6%,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0.6%。地方财政支出25.44亿元,增长28.32%。其中,科学技术支出0.24亿元,增长4.24%,医疗卫生支出2.63亿元,增长42.74%,农林水事务支出3.02亿元,增长18.7%,教育支出5.36亿元,增长41.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9亿元,增长13.21%。

图3各月财政收入及同比增速表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9.02亿元,比年初增加21.22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7.72亿元,比年初新增2.87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9.23亿元,比年初增加17.69亿元。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00.78亿元,比年初增加3.36亿元。

八、科技、教育、卫生

科学创新成果显着。2011年申请授权专利93件,专利授权量49件,其中,发明1件,使用新型34件,外观设计14件。截止2011年,全县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14家,其中2011年新增3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

2011年在校学生数共14.16万人,其中中学在校学生共5.44万人。2011年巨野县普通高考报名人数5656人,其中本科录取人数达到2064人,居全市第三位,录取率达到36.49%。

2011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含卫生室)604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36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020张,卫生技术人员2560人。

九、文化、体育、计生

积极挖掘文化资源,创作优秀曲目,参加省、市文艺汇演和各类比赛活动,先后有62个节目获省、市以上奖励;全县拥有绘画专业镇4个;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860个,在33个行政村建设了全民健身活动点,为全民健身提供了便利条件。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着。2011年,全县共施行各种节育手术3.5万例,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育龄夫妇达18.77万人,节育率为91.59%,计划生育率89.29%。

十、居民生活

城镇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10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3388元,增长8.4%;人均经营净收入816元,增长172.4%;人均财产性收入322元,增长2.6%;人均转移性收入1588元,增长63.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297元,增长23.2%,其中,食品支出3458元,增长25.6%;恩格尔系数为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