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岱岳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68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0.13亿元,增长37.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2.17亿元,增长11.3%;住宿实现零售额0.52亿元,增长121.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86亿元,增长76.6%。全区新增限额以上流通企业11家,累计达到322家。银座商城、北方车辆等7家重点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6.51亿元,利润7340万元,缴纳税金598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4%、51.3%、17.1%。 专业市场辐射带动力强劲。初步构建起建材、商贸、农产品、汽车、木材、玉石等市场交易体系,市场辐射能力逐年提高。亿元市场中泰山钢材大市场实现交易额340亿元,光彩大市场实现交易额44.6亿元、北宋蔬菜批发市场实现交易额14.2亿元、傲徕峰商城实现交易额0.92亿元。 六、对外贸易 进出口贸易较快增长。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6881万美元,增长29.8%,其中,出口实现15575万美元,增长30.2%;进口实现1306万美元,增长25.1%。 外资规模继续扩大。2011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额3782万美元,同比增长349.7%;实际到账外资额1697万美元,增长140.4%。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拉法基并购康亿家项目1200万美元外资全部到位, 外贸企业数量增加。全年新增外贸企业14家,总数达到134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89家。鲁普耐特、鲁怡针织、泰阳进出口、泰盟电器等骨干企业出口增势强劲,带动建材、机械、纺织服装、五金、农产品及加工五大进出口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对外贸易的生力军。 “走出去”发展步伐加快。新批外派劳务公司1家、外派劳务培训机构1家。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额达到16911万美元,营业额达到14220万美元,外派劳务6400人。山东省鲁岳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和泰安鲁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立印度尼西亚中鲁地质有限公司,实现我区境外投资新突破。 七、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事业加快发展。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8500万元,组织参与环山路东延工程、口山路改建等7个重点项目任务。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均增长10%,分别达到1598万吨和9.94亿吨公里。新增运输企业7家,全区货运车辆保有量7740辆,总吨位4.65万吨。全区民用车辆拥有量达到248691辆。 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接待旅游人数590万人次,同比增长20.1%;实现旅游收入3.8亿元,增长22%。发展省级旅游强乡镇6个、省级旅游特色村7个、民俗村2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市级渔业旅游示范点2个、农家乐39家。岱岳区被评为“好客山东休闲汇”先进单位,满庄镇被评为“山东省首届国民休闲汇最佳休闲乡镇”,粥店街道石蜡村被评为“2011好客山东休闲汇最佳休闲社区”。 八、财税、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11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51亿元,增长18.1%。从部门组织收入看,国税部门组织收入1.29亿元,增长19.4%;地税部门组织收入5.71亿元,增长43.9%;财政部门组织收入0.51亿元,下降61.0%。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6.8亿元,增长15.2%,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90.5%,其中增值税完成6227万元,增长25.1%;营业税完成19529万元,增长72.7%;企业所得税完成5540万元,增长70.1%;个人所得税完成675万元,下降10.7%。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8.31亿元,增长23.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849万元,增长6.9%;教育支出45541万元,增长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911万元,增长16.5%;医疗卫生支出24363万元,增长82.3%。 税收总量继续扩大。全年税收合计11.3亿元,同比增长27.7%(不含地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其中国税4.94亿元,增长18.7%。地税6.4亿元,增长35.6%。耕地占用税和契税0.77亿元。 金融业形势良好。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27.5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1.5亿元,增长24.5%。各项贷款余额81.7亿元,增长18.9%。 保险业发展较快。全年实现保费收入6903万元,同比增长11.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34亿元,增长17.5%;人寿险保费收入5639亿元,增长9.3%。 九、科技、教育、文化和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全年争取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6项,市级20项。获得无偿资金833万元,风险投资1500万元。全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2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累计申请专利671件,其中发明专利155件,专利授权量达到374件。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新增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1家,总数达到7家。举办“泰安鲁普耐特-东华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山东宏康集团组建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揭牌。全年申报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 教育事业健康推进。到2011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学校445处,在校学生12.38万人。其中,幼儿园271处,在校学生2.0万人;小学122处,在校学生5.96万人;初中27处,在校学生2.95万人;高中5处,在校学生9784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升学率为86%(不含技工学校),中职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为32.8%。农村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600元、800元。 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全年新建农家书屋280家,实现全区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新建农村文化大院134处,建成30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电子阅览室。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4万余户,入户率达到72%,全年放映数字公益电影近8000场,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一场公益电影。成功举办“红歌颂党文明同行”文艺晚会等17场大型文化活动。少儿舞蹈《古风诗韵与新苗》获得全市儿童节演出一等奖。全区累计送戏送文艺演出下乡150余场次。 公共卫生工作扎实开展。到2011年底,全区共有政府办卫生机构21处,总床位1288张,卫生工作人员1908人。其中,执业医师500人,执业助理医师208人,注册护士572人,药师137人。全区15个乡镇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采购全部纳入省级采购平台,实行网上统一采购。新农合参合人数712172人,9处乡镇卫生院、5处社区卫生服务站被市卫生局分别评为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和市级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 体育事业取得新突破。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得5枚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在市第18届运动会上综合成绩获得金牌69.5枚,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在泰山国际旅游文化节登山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健身设施不断完善,集中发放上级拨付的全民健身工程器材130套,完成全民健身场所10处。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举办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组织开展“百校篮球赛、千校乒乓球赛和万人象棋”系列赛事、全区机关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会老干部门球赛等活动。体育彩票销售网点达到49个,彩票销售额达到22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