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兴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经济增速稳步提升,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加,主要领域进一步趋于活跃,工业生产继续加快,投资迅猛增长,消费需求稳中趋旺,出口增幅稳步攀升,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区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顺利实现。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初步测算,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54969万元,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239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43475万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79255万元,增长16.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2780元,比上年增加1382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2%、58.5%、35.3%,分别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9、8.38、5.05个百分点。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2.6∶56.3∶31.1,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3个百分点。 地方国内生产总值跨过10亿元台阶,2002年实现109891万元,增长19.0%。三次产业增加值为32239万元、40948万元、3670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31.3%、19.4%。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7735户,从业人员14810人,注册资金1208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8.9%、32%;私营企业发展到402家,雇工人数5059人,注册资本29840万元,分别增长21%、38.5%、40%。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25%。 招商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全区共引进已投产(营业)项目440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87816.8万元。 经济环境有所改善。2002年,清理审批事项357项,减少行政审批事项104项。农村税费改革扎实推进,农民负担人均减轻25.78%。 劳动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年末全区下岗失业人员1148人,年内新安置失业人员55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59%。 二、农业 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突出畜牧、水产、冬枣、芦苇四大主导优势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239万元,比上年增长6.4%。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427万元,比上年增长7.8%。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为30.6:2.4:19.6:47.4。 种植业受自然灾害影响,粮食作物产量有所下降。全区粮食产量36849吨,比上年下降20.5%。其中小麦18703吨,比上年下降27.0%;稻谷1980吨,比上年下降19.4%;玉米9918吨,比上年下降8.9%;大豆4963吨,比上年下降22.0%。棉花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4029吨,比上年增长6.1%。油料作物大幅增产,达3077吨,比上年增长371.2%。水果产量9980吨,比上年增长3.6%。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区全年造林面积1724公顷,育苗面积80公顷,实现林业增加值874万元,年末本区森林覆盖率达11.1%。 畜牧业生产发展势头强劲。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全区规模养殖户达948户,实现牧业增加值5662万元,比上年增长9.2%。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2341吨,比上年增长4.1%。其中海水产品63695吨,比上年增长3.8%;淡水产品8646吨,比上年增长6.3%。渔业增加值实现15079万元,比上年增长5.6%。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稳定提高。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4.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7%。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2991吨;农村用电量101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3%。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5637公顷,有效灌溉农田面积12000公顷。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变化,在村村通电的基础上,通车、通电话、通自来水的村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分别为98.9%、99.4%、98.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新增企业7家。生产、销售同步增长,限额以上工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227万元,比上年增长40.87%;完成工业总产值76039万元,比上年增长48.08%;销售产值78237万元,比上年增长55.94%;生产、销售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102.89%,比上年提高4.44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5.58%,比上年提高29.91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5.15%,比上年提高5.7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45.61%,比上年提高29.91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2.13次,比上年加快1.5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42%,比上年提高2.8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7801元/人,比上年增长42.12%。限额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1452万元,比上年增长61.61%;实现利润4886万元,比上年增长150.33%;实现利税9125万元,比上年增长103.29%。 全区限额以下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7485万元。其中企业63家,完成产值19431万元;个体工业1097户,完成产值28054万元。 建筑业发展加快,企业效益好转。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8.53亿元,增长9.5%。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完工产值12322万元,比上年增长59.62%;竣工产值10548万元,比上年增长58.22%;实现利税总额542万元,比上年增长103.2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314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4.4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042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8.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55亿元。其中地方累计投资84867万元,比上年增长86.65%;其中国有经济投资35020万元,比上年增长13.04%。 地方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53139万元,比上年增长105.48%;更新改造投资3210万元,比上年下降38.62%;私营个体投资8352万元;农村投资16161万元,比上年增长51.42%。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005万元,销售面积27800平方米,实现销售额3250万元。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601.7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66.7公里,县乡公路435公里,油田和济军基地生产专用路1000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74.9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7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1.2%;客运周转量527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6%;货运量417.2万吨,货运周转量45645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8.1%和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