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利津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07 东营市利津县统计局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一二五六”工作思路,全县上下积极作为,勇于创新,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健康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一、综合

经济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7341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7420万元,增长6.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05465万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0530万元,增长15.9%。三次产业结构继续得到调整,由上年同期的16.4:59.0:24.6优化为15.1:60.1:24.8,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39426元,增长16.6%。

居民消费价格保持低位运行。2009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低开低走,下降幅度先逐渐加大,后又缓慢缩小,1-3季度分别下降0.8、0.9、1.1个百分点,第4季度出现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4,下降0.6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八大类价格指数呈现“五降二升一平”格局。其中食品类下降幅度最大,达到3.8个百分点,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均下降1.3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均下降0.2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9个百分点,居住类上涨1.3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类与去年持平。

全年平均气温13.4℃,较常年偏高0.5℃。年降水量646.1毫米,较常年偏多116.8毫米。日照时数2583.6小时,较常年偏少218.1小时。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7420万元,增长6.2%。其中农业增加值83151万元,下降5.8%;林业增加值310万元,下降3.0%;牧业增加值46699万元,增长33.6%;渔业增加值28370万元,增长8.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8890万元,增长9.5%。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8万亩,同比增长23.2%,产量为10.6万吨,增长30.8%;棉花播种面积55.5万亩,同比下降0.5%,产量为4.5万吨,增长1.6%;蔬菜播种面积10.2万亩,同比下降6.5%,产量为39.9万吨,下降6.5%。年末实有果园面积2.8万亩,同比下降11.1%,水果产量为2.9万吨,同比增长4.0%。

林业生态建设进一步增强。2009年完成人工造林1.8万亩,完成林业育苗2430亩。森林面积达到19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8.1万亩,用材林面积4.6万亩,防护林面积6.3万亩。林业资源总面积达到44.3万亩。林木覆盖率18.9%,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

畜牧业发展迅速。2009年实现肉类总产量5.7万吨,增长6.8%;奶类总产量1.4万吨,下降4.0%;禽蛋总产量5.9万吨,增长18.5%。

水产养殖平稳发展。2009年水产养殖面积23.8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7.7万亩,淡水养殖面积6.1万亩。水产品产量7.4万吨,增长1.9%。其中海洋捕捞1.2万吨,海水养殖4.7万吨,淡水养殖1.5万吨。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7.2万千瓦,增长2.2%。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完成测土配方施肥30万亩。客运车辆通村率达到98%。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046个,沼气池总个数达到8990个。

支农惠农力度加大。共发放粮食直补197万元,农资综合直补906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204万元,种粮大户补贴3.4万元,兑现家电下乡补贴412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522万元,农机补贴440万元。

三、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4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149764万元,增长26.7%。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84417万元,增长26.5%,实现利税339245万元,增长24.1%,利润合计183853万元,增长25.2%。产品销售率98.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

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50042万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完成515704万元,增长201.8%;农村规模以上投资234338万元,下降9.0%。规模以上施工项目284个。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41980万元,比上年下降44.1%;第二产业投资507959万元,比上年增长58.3%;第三产业投资200103万元,比上年增长4.3%。一、二、三产业投资比例为5.6:67.7:26.7。

全年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808万元,下降19.5%,施工房屋面积125500平方米,下降28.7%,竣工房屋面积84000平方米,下降36.6%。商品房销售面积97990平方米,增长4.8%,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1686万元,同比增长60.9%

全县资质等级以内的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297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9923万元。实现建筑业竣工产值26427万元。施工房屋建筑面积67005平方米。实现利润总额3138万元。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保持繁荣。2009年,在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下,我县消费市场保持了繁荣旺盛的局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0715万元,增长10.0%。

对外贸易增势减缓,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0252万美元,下降36.6%,其中,出口总额6045万美元,增长2.6%。实际利用外资额1870万美元,增长29.0%。

六、运输、邮电、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地方公路客运量187万人,增长16.9%,旅客周转量18728万人公里,增长15.4%;公路货运量1096万吨,增长4.5%,货运周转量212079万吨公里,增长10.5%。

邮电通信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789万元,增长61.8%;电信业务总量(联通、电信、移动)11727万元。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0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59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2万户。

旅游业实现新突破。集中建设了刁口港、利津黄河生态公园(和乐园)、凤栖林公园、海滨乐园、黄河休闲观光农业带“一港三园一带”旅游项目。全县现有旅游景区3处,其中2A级景区1处。三星级饭店1家。旅行社4家。全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00万元。

七、财政、金融

财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地两税共实现全部收入60098万元,增长3.5%。实现财政总收入79780万元,增长17.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306万元,增长8.0%,其中各项税收收入30143万元,增长6.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6443万元,增长17.0%。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保障能力加强。医疗卫生支出、环境保护支出、教育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45.9%、40.8%、17.7%、12.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