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永泰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的良好机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平稳较快的良好势头,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呈现新局面,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经济增长步伐加快,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据统计,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2.98亿元,增长11.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为24.63亿元、26.60亿元和21.75亿元,分别增长4.5%、19.1%和9.4%。产业结构继续调整,比重日趋优化。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3.7﹕36.5﹕29.8。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含基金)7.03亿元,增长62.0%,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3.21亿元,增长28.0%,地方级财政收入2.10亿元,增长31.0%,财政总支出10.38亿元,增长22.4%。 2010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升2.9%,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6.7%,服务项目价格上升0.3%,工业品价格下降0.1%。居民消费价格分类看,八大类价格指数呈“5涨3落”的态势。食品类上涨6.7%,居住类上升3.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7%,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4%,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则下降3.6%,衣着类下降6.3%。 二、农业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20.61亿元,林业产值8.42亿元,牧业产值5.11亿元,渔业产值2.73亿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613121亩,比上年增加16418亩;粮食播种316715亩,比上年减少5629亩;蔬菜播种面积213828亩,比上年增加19561亩;水果播种面积217591亩,比上年增加1301亩。粮食产量113516吨,比上年下降1.86%;蔬菜产量361230吨,比上年增产10.3%;水果产量77510吨,比上年减产6.5%。 肉蛋奶总产量23213吨,比上年增长6.35%。肉类总产量19908吨,比上年增长6.48%;禽蛋3231吨,比上年增长7.84%;牛奶74吨,比上年下降45.19%。 水产品产量7279吨,比上年增长6.11%。淡水鳗产量2750吨,比上年增长5.6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全部工业实现总产值3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05亿元,比增19.2%。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79亿元,比增14.6%。“两区一走廊“中32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5.20亿元,比上年增加1.71亿元,增长12.7%,其中:城峰工业区8家企业完成总产值4.43亿元,增长30.7%;马洋工业区16家企业完成总产值6.57亿元,增长4.5%;塘前工业走廊8家企业完成总产值4.20亿元,增长10.1%。年产值在5千万元以上的重点骨干企业共有12家(其中上亿元企业7家),实现产值14.34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9.7%,产值比上年增加3.49亿元,增长32.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7个百分点。所涉及的19个大行业中,有14个行业的生产情况好于去年,纺织、电力、食品制造、不锈钢制品、化学制品等五个行业的总量规模较大、增长速度较快,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5.7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6%,比去年增加4.42亿元,增长3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2个百分点。 全县建筑业总产值873848万元,增长38.4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67.11万平方米,增长22.39%;房屋建筑竣工产值542149.7万元,增长39.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加快。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2亿元,增长21.8%,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增长22.7%,农村投资增长7.99%。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782万元,占总投资的3.5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1018万元,占总投资的19.2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4383万元,占总投资的77.17%。从管理渠道看,城镇50万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451万元,下降12.55%;房地产完成投资70510万元,增长92.55%。 五、邮电业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267万元,比上年增长11.35%。年末全县住宅电话用户40043户,比上年下降2.46%。农村电话用户29264户,公用电话点883处,年末拥有互联网用户16445户。 六、国内贸易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分城乡看,县城消费品零售额11.97亿元,增长19.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19亿元,增长16.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5.16亿元,增长19.0%;住宿餐饮业7.0亿元,增长16.0%。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89.5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95.44%,通讯器材类增长205.10%,五金电料类增长174.03%,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3.36%,化装品类增长110.82%。 七、旅游业和对外经济 2010年,全县认真贯彻实施“创新创业、跨越发展”、“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的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锐意创新,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转型升级为目标,打造精品景区、造大旅游声势、提升旅游服务,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6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29亿元,分别比增20%、25%。 对外经贸持续健康发展,出口稳步增长。全县新批合同外资项目3项;新批合同外资金额1199万美元,增长19.9%;实际利用外资875万美元,增长40.0%。出口总额1430万美元,增长22.5%。 八、财政和金融业 全县财政总收入(含基金)70274万元,增长62.0%,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32121万元,增长28.0%,地方级财政收入21028万元,增长31.0%,中央级收入11093万元,增长22.72%。财政总支出103812万元,增长22.4%。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2124万元,增长29.14%;医疗卫生经费支出9220万元,增长36.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31万元,增长13.23%;教育部门支出22936万元,增长4.71%。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9.65亿元,增长33.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60亿元,增长21.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95亿元,增长23.3%。 九、教育、科技、文体、卫生 全县有职业中学2所,在校生2332人;普通中学23所,在校生18743人;小学113所,在校生1765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