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平定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10-23 阳泉市平定县统计局

2010年,面对金融危机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困扰,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四县”建设总体目标,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全县呈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计民生更加改善的良好势头。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9.6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7%;第二产业增加值27.54亿元,增长19.0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63%;第三产业增加值21.52亿元,增长13.3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9%。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37亿元,增长13.88%;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56亿元,增长11.77%;房地产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5.0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301元,比上年增加1685元。

就业: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46641人。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52131人、第二产业47929人、第三产业46581人。其中,全县年末单位从业人员19274人。年内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全县新增就业2730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310人。

二、农业

种植面积: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23003公顷,比上年增加100公顷,增长0.4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333公顷,比上年增加36公顷,增长0.16%;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670公顷,比上年增长64公顷,增长10.56%。

粮食产量:全县粮食总产量7.67万吨,比上年减少19.69%,其中:小麦总产量为0.06万吨,比上年减产33.33%;秋粮总产量达7.61万吨,比上年减少19.56%。

林业生产:全县造林面积3233公顷,比上年增加54.91%,当年育苗133公顷,比上年增长66.25%。四旁植树148万株,比上年增加9.63%;林产品产量595吨,比上年增长21.43%。

畜牧生产:全县大牲畜存栏3994头,比上年减少22.45%;生猪饲养量99141头,比上年增长12.74%;家禽饲养量114.49万只,比上年减少0.49%;羊饲养量19357只、比上年减少0.06%。全年肉类总产量4949吨,比上年增加17.61%,其中:猪肉增长18.8%,禽肉增长18.76%,羊肉减少21.98%。奶类总产量2330吨,比上年下降0.02%;禽蛋总产量9150吨,比上年下降11.91%。

水产品产量:全县水产品产量373吨,比上年减少153吨,下降29.09%。

农业机械: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1.2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0.04%。机械耕地面积1.7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3.02%;机械播种面积1.58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0.14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0.05%和7.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县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7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48.94亿元,比上年增长29.6%,产销率为94.51%。

全年全社会原煤产量113.26万吨,比上年下降12.06%,发电量达到84733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14%。水泥产量22.57万吨,比上年增长59.51%(具体情况见表1)。

全年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完成44.65亿元,比上年增长22.46%;实现利润总额—2.11亿元;实现利税—0.21亿元。

建筑业:全年全县建筑业产值14537.6万元,比上年增长30.92%。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10.6万元,比上年增长551.33%;实现利税35.6万元,比上年增长256%。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4021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7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按城乡划分,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21亿元,比上年增长53.32%;按三次产业划分,其中: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15%,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61亿元,比上年减少11.24%。全县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投资4.79亿元,比上年增长8.86%。商品住宅投资3.5亿元,增长13.64%。

重点工程建设:2010年,全县75个重点工程项目中,有37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49.33%,有8个项目竣工,累计完成投资20.87亿元,同比减少6.37%;完成年度计划的65.02%。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县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0.11%。

五、能源

能源生产:全年全县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80.91万吨,比上年下降12.04%;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112.65万吨,增长14.81%。

能源外调:全年全县向省外运输煤炭75.25万吨,比上年下降35.38%,外运煤炭占原煤产量的比重为66.4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0年能耗情况:消耗汽油333.7吨,消耗柴油4112.46吨,消耗石油气1314.2吨,消耗煤气1468万立方米,消耗天然气906.15万立方米。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截止2010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230公里,比上年末增长0.81%。全县汽车拥有量为4098辆,比上年末增长80.8%。

邮电: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3亿元,比上年增长5.1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电信业务总量1.14亿元,增长7.33%。全县固定电话用户58975户,比上年增长5.06%;全县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3.4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2652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8.66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74.21部/百人。全县互联网用户达到32272户,比上年增长20.79%。

七、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零售: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0.77亿元,增长23.59%;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46亿元,增长12.06%。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完成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6%;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完成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6.17%;限额以下及个体户贸易业完成1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4%;餐饮业零售额完成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7%;住宿业零售额完成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旅游: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比上年增加9.09%,旅游业收入106万元,比上年增加5.66%。随着“文化旅游名县”战略的实施,娘子关、冠山、药林寺等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全县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普遍得到进一步完善。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