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平定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10-23 阳泉市平定县统计局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三保”政策落实措施,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商贸物流重县、文化旅游名县”四县建设总体目标,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确保了全县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民生民计更加改善的态势。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5.57亿元,比上年增长8.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11.4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第二产业增加值24.64亿元,增长7.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1%;第三产业增加值18.83亿元,增长9.8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3%。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03亿元,增长10%;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19.61%;房地产业增加值1.72亿元,增长13.6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616元,比上年增加1272元。

就业:年末全县从业人员达154886人,比上年末增加10990人。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56587人、第二产业50339人、第三产业47960人。年末全部单位从业人员24411人,比上年增加18.44%。其中,在岗职工人数17748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农业

种植面积: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22903公顷,比上年增加80公顷,增长0.3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297公顷,比上年增加242公顷,增长1.1%;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606公顷,比上年减少162公顷,下降21.09%。

粮食产量:全县粮食总产9.55万吨,比上年增长5.52%,其中:小麦总产为0.02万吨,比上年减产81.82%;秋粮总产达9.46万吨,比上年增长5.82%。

林业生产:全县造林面积2087公顷,比上年增加19.05%,当年育苗80公顷,比上年减少25.23。四旁植树135万株,比上年增加36.36%;林产品产量490吨,比上年增长21.29%。

畜牧生产:全县大牲畜存栏5150头,比上年减少0.87%,生猪饲养量87935头、家禽饲养量115.05万只、羊饲养量20651只、分别比上年增减8.39%、24.92%和39.66%。全年肉类总产量4208吨,比上年增加5.49%,其中:猪肉增长7.88%,禽肉增长43.2%,羊肉增长34.88%。奶类总产量2376吨,比上年下降2.74%;禽蛋总产量10387吨,比上年增长64.82%。

水产品产量:全县水产品产量526吨,比上年增加355吨,增长48.17%。

农业机械: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1.2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0.51%。机械耕地面积1.3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1.46%;机械播种面积1.67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0.13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18.44%和3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县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9.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90亿元,比上年增长6.3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41.29亿元,比上年增长0.1%,产销率为97.75%。

全年全社会原煤产量128.79万吨,比上年下降54.20%,发电量达到798337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8.8%。水泥产量14.15万吨,比上年下降3.0%(具体情况见表2)。

全年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完成36.97亿元,比上年下降12.39%;实现利润总额—0.88亿元;实现利税1.31亿元,比上年下降70.56%。全县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09.51%,比上年下降了47.08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3.87%,比上年下降了5.17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1.39%,比上年下降1.0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34%,比上年减少6.61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7.75%,比上年下降了1.62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8万元/人,比上年下降0.9万元/人;资产负债率(逆指标)为60.39%,比上年增加了5.75个百分点。

建筑业:全年全县建筑业产值11104.4万元,比上年增长41.41%。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9.1万元,比上年增长56.53%;实现利税1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590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07%。按城乡划分,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7亿元,比上年减少4.9%;按三次产业划分,其中: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1万元,比上年增长6.52%,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4亿元,比上年增长27.91%。全县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投资4.4亿元,比上年下降75.3%。商品住宅投资3.08亿元,增长84.43%。

重点工程建设:2009年,全县105个重点工程项目中,有78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74.29%,有28个项目竣工,累计完成投资22.29亿元,同比增长24.53%;完成年度计划的70.56%。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县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61.52%。

五、能源

能源生产:全年全县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91.99万吨,比上年下降54.16%;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98.12万吨,增长8.79%。

能源外调:全年全县向省外运输煤炭101.87万吨,比上年下降59.14%,外运煤炭占原煤产量的比重为79.10%。

煤炭资源整合:全县地方煤矿兼并重组整合由39矿整合到2009年末的14矿,生产能力由原来的673万吨整合到1080万吨,单井能力由15万吨提升到77.9万吨。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截止2009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212公里,比上年末增长0.36%。全县汽车拥有量为3620辆,比上年末增长16.03%;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282万人,比上年下降37.47%。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6174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6.25%;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172万吨,比上年下降9.98%,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50763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2.05%。

邮电: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0.6亿元,比上年增长7.1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9亿元,增长11.37%;电信业务总量0.31亿元,增长1.88%。全县固定电话用户55988户,比上年减少11.96%;全县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2.1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1123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7.7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70.2部/百人。全县互联网用户达到25563户,比上年增长40.67%。

七、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零售: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0.03亿元,增长21.91%;县消费品零售额10.03亿元,增长21.91%;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21亿元,增长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