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香格里拉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香格里拉县统计局 2011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经济发展、支撑有力、活力增强、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打下了扎实基础。 一、综合 2011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据核算,香格里拉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59755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696万元,增长6.0%,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0%,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9998万元,增长25.9%,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55.4%,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0.3个百分点,其中:工 业实现增加值143592万元,增长31.3%,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37.3%,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6.9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6406万元,增长19.2%,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18.1%,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3863万元,增长14.6%,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42.6%,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县经济的快速增长起着支撑作用。 香格里拉县实现县级生产总值35958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696万元,增长6.0%,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3.5%,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7745万元,增长22.9%,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45.5%,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8.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0198万元,增长30.4%,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0.8%,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3.8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7547万元,增长19.0%,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4.7%,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8139万元,增长18.0%,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51.0%,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9.5个百分点,同样,第三产业对全县经济的快速增长起着支撑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布局更趋合理,县域的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41.8:52.5;县级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总产值的比重为9.4:38.3:52.3。 二、农业 2011年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一年来,农、林、牧、渔业全面平稳发展。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457万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农业总产值21485万元,增长9.2%;林业产值4519万元,增长9.7%;牧业产值16408万元,增长10.5%;渔业产值68万元,下降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977万元,增长8.3%。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882公顷,比上年增长0.0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070公顷,下降1.6%,油料播种面积1071公顷,下降21.4%。 2011年,进一步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林业生产取得好成绩。全年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8233公顷,其中:公有经济造林6200公顷。零星植树57.7万株;良种苗木产量242.7万株;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60540公顷。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 三、工业 2011年,我县县域工业总产值为295929万元,增长26.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11998万元,比上年同期净增26224万元,增长14.12%;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71.6%。按经济成分划分国有经济产值为6530万元,增长64.0%;集体经济产值为2053万元,增长7.7%;股份制经济产值为16623万元,下降5.9%;股份合作制经济产值为131811万元,增长16.2%;外商及港澳台经济产值为65178万元,增长15.7%;其他经济类型产值为73734万元,增长83.5%。 县级工业总产值为111550万元,增长37.13%,其中,轻工业产值为40966万元,增长32.67%;重工业产值为70584万元,增长39.86%,县级工业增加值为50198万元,增长30.4%。按经济成分划分国有经济产值为1143万元,增长10.0%;集体经济产值为2053万元,增长7.7%;股份制经济产值为26803万元,增长10.3%;股份合作制经济产值为16623万元,下降5.9%;其他经济类型产值为64928万元,增长78.1%。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香格里拉县紧紧抓住中央扩大投资机遇,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各项政策措施激励下,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县投资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2011年,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9244万元,增长25.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4163万元,增长25.2%;农村私人投资完成47678万元,增长38.92%;房地产投资完成27403万元,增长5.2%。 全年县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3441万元,比上年增加138964万元,增长26.0%。 五、交通业 根据2011年12月的交通统计数据显示,全县上统计里程的公路有2489.701公里。全县公路按行政等级分:国道一条191公里;省道2条414.824公里;县道12条,294.996公里;乡道122条873.888公里,村道172条672.896公里,专用公路3条42.097公里,人马驿道1171.644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166.667公里,四级公路1750.49公里;等外公路1772.179公里。按路面类型分,高级路面822.775公里,低级路面166.926公里,无路面1271.644公里。基本形成以国道为骨架、省道为支撑、县乡公路及村社公路为辅助支线的公路交通网络。全县11个乡镇,64个行政村都已通了公路,已有10个乡镇,18个村委会的路面得到硬化。全县694个村民小组拥有通村民小组公路672.896公里,694个自然村中有480个自然村通了公路,通路率达69%。拥有大中小桥104座。全县拥有营运车辆有7632辆,其中货车6006辆,营运客车1626辆,其中班线车124辆,辖区内有机动车三类维修业户147家(其中包括8家二类摩托车修理业户);出租车260辆;公共车52辆。 六、国内贸易 近年来,由于居民收入有较大增加,社会保障水平显着提高,不断增强了人们消费预期,推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旺销势头。2011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3551万元,比上年增长21.3%,按经济成份分,公有经济实现64428万元,增长19.4%;非公有经济实现119123万元,增长22.4%。按行业分,住宿业零售总额完成9512万元,增长110.5%;餐饮业零售总额11768万元,增长13.3%;批发业零售总额61467万元,增长20.7%;零售业零售总额100804万元,增长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