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阳高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阳高县统计局 (2011年3月23日) 2010年,是阳高县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增长,取得显着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县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到2010年末,全县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56146万元,比上年增长23.7%。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0839万元,占总值的39.0%,增长30.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314万元,占总值的15.6%,增长89.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0993万元,占总值的45.4%,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9.0:15.6:45.4。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虽然增速快,但这一增速是在2009年工业经济大幅下滑后的恢复性增长,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仍不高。 二、农业 2010年我县种植业生产在气候条件较为有利的情况下实现增产,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33782.7万元,比上年增加43387.2万元,增长48%。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82560万元,比上年增加22462万元,增长14.03%。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416.48元。 2010年全县完成当年造林面积2685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685公顷,飞播造林667公顷,封山育林333公顷。林业产值2677.4万元。全县水果产量为4908.2吨,增长112.02%,其中葡萄1070吨,下降6.14%,杏3400吨,增长346.78%。年末果园面积为2469.7公顷,下降28.52%, 畜牧业生产发展加快。到年末,全县猪饲养量为596219头,比上年增加112776头,增长23.33%;羊饲养量为315743只,比上年增加3262只,增长1.04%;大牲畜年末存栏45541头,比上年减少3124头,下降6.42%,其中奶牛存栏12152头,比上年增加4600头,增长60.91%。畜牧业产值完成56919.2万元,比上年增加8397.2万元,增长17.31%,占全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2.55%。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化情况为:农机总动力185580千瓦,比上年增加3764千瓦,增长2.07%。农业机械原值31506万元,净值22054万元。拥有拖拉机2303台33642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17台7824千瓦,小型拖拉机1986台25818千瓦。拥有农用运输车3113台71144千瓦。农机化经营总收入9680万元,成本与费用5405万元,利润总额4275万元。2010年全县农用化肥施用量为72572吨,农村用电量2874万千瓦小时,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413吨。全县水浇地面积为2271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7.02%。 三、工业 2010年全县工业实现恢复性大幅度增长,按月报数据,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90324万元,比上年增长196.01%,完成工业增加值18016万元,增长145.40%,工业增加值率为19.95%。 四、投资 2010年,全县全社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74135万元,比上年增加64318万元,增长58.57%。按行业划分来看,农林牧渔业最多,为40055万元,其次为制造业33937万元。住宅投资7902万元,比上年增加4789万元,增长65%,住宅投资的加大,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 五、交通、邮电和城市公用事业 交通运输方面。2010年全县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2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168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269万吨,货物周转量7136万吨公里。公路建设方面,一是天镇——大同高速公路阳高段建设工程进展顺利,阳高段项目建设里程47.193公里,占到项目全线建设里程的48.65%,阳高段初步估算完成投资7.12亿元,占到项目全线估算投资16.59亿元的43%。二是省道积大线阳高县过境段项目改造里程10.5公里,二级公路标准,洒青混凝土路面,建设工期一年,投资估算5816万元,其中省交通运输厅补助3021万元。三是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总投资277.5万元,改建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工程通返不通项目4个,建设里程11.1公里。年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644.544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518.256公里,公路密度为98.59公里/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完成养护投资650万元,其中实施县乡公路路基加宽工程96公里;大、中修工程24500平方米;危桥加固改造工程1处,水毁工程8处;新建小桥小涵6处;县道路肩硬化工程4公里;文明路绿化工程2050平方米,修补边沟7.25万米;创建文明公路2条;设立县、乡公路标志牌230块,警示桩6510个,养护宣传牌160块。县、乡公路的好路率为88%、70.8%,综合值分别为83.3和66.9。运输市场监管方面,实现了城乡客运一体化格局。累计建成乡镇汽车站13个,侯车亭149个,招呼牌63个,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开通48条城乡线路,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96%。新开通阳高——棚户区线路一条。更新城乡客运汽车45辆,维修翻新农村侯车亭30个,统一清洗全县所有农村侯车亭3次。全县现有客运汽车110辆,客运出租车200辆、货运汽车2736辆、拖拉机及农用汽车1243辆。全县通班车的行政村达256个,农村班车通达率为100%。 邮电通信方面。到2010年末,全县共有邮政局(所)12个,全县邮路总长度111公里,投递总线路1448公里。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为9.47万户。 城乡建设方面。县城建设力度空前,铺开了总投资1.2亿元的大北街拓宽改造、总投资0.14亿元的新华北街拓宽改造、总投资0.5亿元的辕门街拓宽改造、总投资1.1亿元的云林寺控制地带改造、总投资1.53亿元的西门口道路拓宽改造、总投资2.36亿元的县城集中供热、总投资0.39亿元的垃圾处理场、总投资0.25亿元的污水深度加工和总投资0.8亿元的县城天然气入户九大工程,总投资达8.27亿元。“十一五”期间,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五年来先后重点改造了大南街、新华北街,铺开了大北街、辕门街、光荣街等主干道改造建设,县城六横四纵(六横,即北环路、大西街、辕门街、新华三路、新建路和张同公路;四纵,即大北街——大南街——学府街、新华南北街——金光街、站前街——站南街和光荣街——光荣南街)主次干道的交通框架初步形成。 六、贸易 2010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064万元,比上年增加8592万元,增长18.1%。在总额中,批发业8915万元,零售业44714万元,住宿业513万元,餐饮业1922万元。 七、财政、金融 2010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3814万元,比上年增加1283万元,增长10.2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964万元,比上年增加881万元,增长17.33%。财政支出87863万元,比上年增加16673万元,增长2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