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10-08 武汉市黄陂区统计局

黄陂区统计局

2011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社会事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11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7.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16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149.46亿元,增长24.9%;第三产业增加值107.74亿元,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为19.0:47.1:33.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2.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6.2%,与上年相比上升了6.2个百分点。八大类中,七涨一跌,上涨的是食品(上涨12.5%)、烟酒及用品(上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2%)、交通和通讯(上涨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5%)、居住(上涨4.9%),下降的是衣着类,下降了0.6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7215个,创业培训1543人,下岗职工再就业1591人,完成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91人,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1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7%。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43.04万吨,比上年增长1.8%;棉花产量3716吨,比上年增长0.1%;油料产量6.18万吨,比上年下降9.0%。

全年造林面积1333公顷,比上年下降25.1%;当年育苗面积400公顷,比上年下降54.9%;四旁植树150万株,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333公顷,封山育林2万亩。

生猪出栏92.16万头,比上年增长3.5%;家禽出笼1604.28万只,比上年增长5.0%;水产品产量88719吨,比上年增长6.9%。

年末耕地面积53.1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47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48.8万千瓦,比上年增加3.59万千瓦。农村用电量51794万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11.6%;化肥使用量(折纯量)4.31万吨,比上年下降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5家,净增26家“小进规”企业,企业数量增加较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87亿元,比上年增长3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1.3亿元,比上年增长45.2%,其中,轻工业总产值100.33亿元,增长58.2%;重工业总产值160.97亿元,增长38.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机电、建材及钢构、轻纺服装和农产品加工四个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6.8亿元,同比增长43.2%。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250.95亿元,产销率为96.0%,比上年提高2.1%,产销衔接较好。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9.8亿元,比上年增加10.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0.1%。建筑业总产值103亿元,增长45.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8.07亿元,比上年增长47.8%,工业投资90.5亿元,增长59.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完成190.88亿元,比上年增长53.4%,房地产开发投资77.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投资178.38亿元,增长66.5%;农村投资12.5亿元,比上年下降27.8%。

全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2个,总投资537.45亿元,2011年完成74.7亿元,其中,重大在建项目7个,完成投资67.9亿元,重大新开工项目3个,完成投资6.8亿元。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延长至汉口北工程加快推进,临空经济区主干道全线开工建设,新黄武、新十公路路基建成。全面启动武湖水厂建设,加快实施前川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了1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汉口北各大专业市场加快建设步伐,累计投入资金212.7亿元,建成面积520万平方米,开业面积360万平方米,入驻商户3.8万户,实现商贸物流收入400亿元,综合税收16.8亿元,安置就业2万余人。

五、内外贸易

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的带动下,全区零售额稳步提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78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零售额61.59亿元,增长46.9%;限额以下零售额64.82亿元,增长7.1%。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17.2亿元,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58亿元,增长20.8%。

全年外贸出口商品总值达到73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1%;外商直接投资6100万美元,增长16.2%。发展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的内引内联企业12个,增加自营出口企业12家。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6个,实际到位内资44.6亿元,比上年增长99.4%。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全年货物周转量5525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1%;客运周转量93825万公里,增长2.5%。公路通车里程3608.86公里,增长2.3%,其中等级公路3538.92公里,增长0.6%,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100%。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市话局用交换机容量24.17万门,比上年增长29.7%。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4.95万户,比上年下降11.9%,每百人拥有电话13.24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5.43万户,比上年增长10.1%,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31.36部。

全年接待游客512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13.8%和20%。木兰旅游文化节获得“2011年中国最佳绿色生态人文旅游节庆品牌”大奖;木兰草原已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至此,我区国家4A级景区已增至4家,形成了华中地区最大的国家A级景区群;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木兰登山节、第三届木兰云雾山杜鹃节、第十二届木兰旅游文化节等多个大型节庆活动。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66.55亿元,比上年增长53.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6.04亿元,比上年增长55.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14亿元,增长58.3%。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7.21亿元,比年初增加43.0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7%,其中,单位存款89.78亿元,比年初增加19.42亿元,增长27.6%。个人存款125.78亿元,比年初增加22.51亿元,增长21.7%。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95.02亿元,比年初增加19.5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9%。其中,短期贷款24.85亿元,下降22.3%。中长期贷款70.16亿元,增长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