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古交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新型煤化工、能源新产业及以工补农示范区为目标,全市经济社会在困境中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经过一年的奋力拼搏,全市经济逐步回归健康发展轨道,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稳定性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取得新成绩,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得到较好保障。 一、综合 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在逆境中发展。据统计,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3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5.49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12.29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686万元,增长4.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725万元,增长5.0%;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38796万元,增长14.7%;房地产业增加值17847万元,增长5.0%;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801万元,下降14%;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3086万元,增长3.7%。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47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按2010年美元对人民币的年均汇率6.77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990美元)。 产业结构: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8:52.5:47.3变化为5.9:52.5:41.6,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比重下降5.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产值: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933万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农业产值12697万元,增长43.7%;林业产值4823万元,增长9.2%;牧业产值6195万元,增长49.4%;渔业产值57万元,下降3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160万元,增长10.9%。 种植面积: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619.3公顷,粮食总产量10301.9吨,增长13.9%。蔬菜面积617.5公顷,产量42669.3吨;谷物播种面积4003.2公顷,产量5240.4吨;豆类播种面积1863.3公顷,产量1490.6吨;薯类播种面积2752.8公顷,产量3570.9吨;油料播种面积883公顷,油类产量740吨;药材播种面积332公顷,产量123.6吨;禽蛋产量1883.7吨,增长12.8%。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政府投资力度在逐年加大。 畜禽及水产品产量:年末猪出栏数15460头,存栏数19105头;年末牛出栏数520头,存栏数3454头;年末羊出栏数31873只,存栏数55358只;年末家禽出栏数26.43万只,存栏数56.46万只;年末兔出栏数0.4万只,存栏数0.62万只。 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脱毒种薯、华阴杏、核桃、牛羊养殖等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脱毒种薯2.9万亩、小杂粮1.8万亩;新种植核桃树1.02万亩、华阴杏2000亩;同时培育了特种野猪、生态黑猪、高效绵羊等五大养殖基地。 造林:全年造林面积4342公顷,上年同期为5346公顷,减少18.8%。完成林改任务89万亩。累计种植树木2.6万株,灌木21.98万株。 农机及化肥施用:2010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5万千瓦。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768.6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43吨,农用柴油使用量1154吨,农药使用量17.6吨。 新农村建设:打造了康家社、周山庄等6个示范新农村,巩固提高了永树曲、营立等18个新农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市工业增加值13.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较去年有明显提高,提高了84.9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3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6%。 产业结构调整坚实步伐,强力推进重点转型项目。陆源鑫6600万块煤矸石制砖、西山煤气化60万吨焦化气源、华润原相煤矿120万吨提升改造、古交电厂二期2×60万千瓦发电等项目;2200吨镁合金深加工、1万吨特种陶瓷—赛隆等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年累计完成投资31.2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11%。 在调整产业结构,整合煤、焦、铁领域的新形势下,从2007年开始,煤、焦、铁的产量呈全面下降趋势,以2009年下降幅度尤为明显,2010年煤焦产量有所回升。 2010年原煤产量83.3万吨;增幅达219%,焦炭产量129.5万吨,增幅为6%。受金融危机和煤炭资源整合双重关系的影响,所有铁矿全部关停,故2010年生铁产量为零。全市24家企业中9家亏损,亏损总额为21210万元;15家企业盈利,实现利润总额37000万元。 建筑业:2010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2.28亿元,增长27.92%;利润总额294.3万元;上缴税金75.2万元。 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5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招标投标承包工程施工面积15.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7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28亿元,增长20.0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0.07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34亿元。第一产业投资2.54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25428万元;二产投资23.42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11.69亿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8亿元;三产投资10.81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5.15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4144万元,教育业17973万元,其他服务业投资24462万元。三次产业投资的比重依次为6.9%、63.7%和29.4%。 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与中石油、山西国电、华润集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新引入了晋煤煤层气开发利用等项目。特别是以科技园区为载体,与中科院老专家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牞创建了中科院霞光工程古交产业基地;同时成功引入了液体金属散热芯片、纳米聚晶金刚石、泡沫彩釉玻璃、生物复合肥腐植酸生产线等9个科技型转型项目,其中纳米聚晶金刚石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实现了科技支撑古交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5亿元,商品住宅投资2.35亿元,90平方米以下住房投资0.52亿元,占住宅投资的比重为22.13%。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3.1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0.85亿元。 建设项目及新增能力:年内城镇施工项目16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29个,500万元以上项目102个。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14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85%;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23.88亿元。 五、能源 能源生产:2010年规上工业生产精煤1801816.7吨,其它洗煤978634.1吨,焦炭1294969.62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1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