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10-21 深圳市南山区统计局

年末全区累计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32家,占全市总量的37.9%,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495家,占全市总量的38.1%。全年专利申请量达21358件,增长11.2%。其中发明专利13072件,占61.2%,实用新型专利5649件,占26.4%,外观专利2637件,占12.4%。全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026.6亿元,增长11.8%,占全市的25.7%。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全区文艺作品共获得奖项75个,其中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奖项11个,市级奖项60个。全年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3992场,比上年增加179场,其中,电影2031场,减少173场;演出446场,增加9场;讲座1186场,增加720场;展览101场,减少7场。全区年末拥有公共图书馆98座,与上年持平;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37万册(件),增长6.2%。全区拥有区级及以上博物馆、纪念馆4座;群众艺术、文化馆1座。全区拥有社区文体设施343处,比上年增加8处。全年全区拥有健身路径210条。

年末全区拥有卫生医疗机构343个,比上年减少1.7%;其中,医院12家,与上年持平。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168张,增加133张。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187人,比上年增长7.7%。全年总诊疗人次1151.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2%;其中门诊量1013.91万人次,增长7.4%;急诊人次63.66万人次,增长7.1%。平均每天诊疗4.53万人次,增长7.2%。病床使用率92.3%,下降0.38个百分点。收治住院人数88353人,增长6.0%。平均每一诊疗人次医疗费128.89元,增长6.3%;平均每一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6700.84元,增长9.4%。出院病人治愈率60.2%,增长1.15个百分点。

全区成年人每周参加三次或三次以上体育锻炼者占18.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居民体质水平达到优秀、良好、合格的分别占15.4%、40.2%和33.7%。国民体质合格率为89.3%。

十、城市环境和安全

辖区主要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交通干线两侧噪声值69.2分贝,比上年下降0.1分贝。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5.46%,比上年提高6.6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比上年提高2.94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值0.059毫克/每立方米,比上年提高7.3%。

全年受理治安案件13349宗,比上年增长33.4%;查处13171宗,比上年增长36.5%;查处人数3025人,下降25.3%;破获刑事案件2761宗,下降50.9%。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年末常住人口109.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万人,增长0.96%。其中户籍人口54.9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49.9%;非户籍人口55.07万人,占比重50.1%。

户籍人口出生率17.47‰,比上年增加1.83个千分点;死亡率0.39‰,与上年持平;自然增长率17.08‰,增加1.83个千分点。

年末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数527241人,比上年增长11.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0864元,增长10.4%。

根据90户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72元,比上年增长12.4%。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445元,增长14.5%。恩格尔系数为33.7%。

年末全区有92.6万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61.8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分别比上年增长13.5%和13.4%。年末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9万人,增长11.2%。其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2.1万人,增长14.2%;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5万人,增长0.9%。

年末享受城镇居民低保人数691人,下降2.7%;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26.9万元,增长10.6%。

注:1.本公报所列2011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06-2010年数据为年报数。

2.个别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根据国家统计制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统计范围为辖区内全部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