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沙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南沙新区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南沙新区开发现场会召开的重要机遇,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1.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85亿元,增长4.5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59.64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6.57亿元,增长15.25%。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0:80.49:16.91。 财政税收:2011年,全区实现税收总额235.31亿元,增长9.34%。其中城建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分别增长7.66倍、24.14%和29.47%;增值税和消费税分别下降23.85%和9.65%。全区一般预算财政收入31.25亿元,增长30.45%;一般预算支出43.84亿元,增长33.76%。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达13.52亿元,占本级预算支出总额的80.35%。 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建设:2011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16亿元,增长10.78%。其中,产业项目完成投资67.32亿元,增长1.02%,占全区投资的49.8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1.61亿元,增长70.68%。全区房屋施工面积405.78万平方米,增长48.09%,其中商品房293.04万平方米,增长36.06%;房屋竣工面积118.34万平方米,增长55.7%,其中商品房51.36万平方米,下降5.25%。 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已建成投产,京港澳高速和南沙港快速路互通立交完工通车。东部快线、黄沙快线、蕉门公交站、江海联运码头项目和广州港南沙港区出海航道三期工程配套项目进展顺利。 二、农业 2011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97亿元,增长5.02%,其中渔业实现产值11.55亿元,增长3.28%,产值占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最大,达46.23%;种植业产值10.72亿元,增长7.36%,占全区农业产值的42.92%;畜牧业产值1.99亿元,增长5.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1亿元,下降3.57%。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44万亩,增长1.5%;甘蔗种植面积0.49万亩,增长7.5%;蔬菜种植面积11.51万亩,增加4.2%;水果种植面积5.11万亩,增加1.9%;花卉种植面积0.83万亩,增长28.6%;全年粮食产量1.59万吨,增长11.1%;甘蔗产量2.23万吨,增长7.8%;蔬菜产量22.14万吨,增长2.8%;水果产量6.91万吨,增长8.8%;全年肉类总产量0.78万吨,增长6.6%;生猪出栏量6.03万头,增长11.7%;牛奶产量0.89万吨,增长5.4%;水产品总产量4.91万吨,增长2.7% 年末,全区共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全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63个,面积5570.72公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6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702.6亿元,增长15.27%;实现工业增加值434.35亿元,增长12.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691.2亿元,增长15.32%,其中内资企业产值增长35.81%;外商投资企业产值增长10.4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2.25%;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增长43.78%。规模以上轻、重工业产值的比重为16.05:83.95。 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937.11亿元,增长8.26%,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55.41%,其中汽车整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实现产值726.0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2.93%;船舶制造业完成产值86.73亿元,增长14.85%。化工制造业完成产值235.09亿元,增长18.23%;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06.11亿元,增长22.71%。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5.54亿元,增长11.46%。工业产品生产销售衔接良好,销售产值1676.74亿元,增长15.34%,产销率达99.15%。实现利税190.47亿元,下降9.59%,其中利润总额92.88亿元,下降13.5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全年亏损总额10.93亿元,增长12.94%。 年末,全区共有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36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16.39亿元,增长11.92%。 主要工业产品方面,全年生产汽车27.25万辆,增长1.56%;发动机27.1万台,下降32.17%;发电量154.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3%;钢材产量56.87万吨,增长14.27%;初级形态塑料47.55万吨,增长3.45%;布23401万米,下降15.46%;服装867.96万件,下降12.63%。 建筑业:2011年,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29亿元,增长24.32%。完成建安工作量74.98亿元,增长39.88%,其中建筑工程69.58亿元,增长37.03%;安装工程5.4亿元,增长91.17%。 四、港口物流业 2011年,全区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7亿吨,增长18.84%;集装箱吞吐量892万标箱,增长23.01%。年末,龙穴港区拥有集装箱班轮航线48条,其中国际航线35条,国内航线13条;全年累计航次达到5.88万次,增长20.74%。 2011年,南沙保税港区管理办法颁布实施,驻区现场查验机构全部到位,实现业务办理“一站式”服务。2011年底,园区企业125家,合捷、索尼、惠而浦、天运、大创等近10家大型物流供应链平台项目进驻运作,出光塑料、日立工机、卓威脚轮等生产项目竣工试产。2011年,南沙保税港区进出区货值285亿美元,增长48%;保税业务货值30亿美元,增长1.25倍;区内企业进出口货值8.5亿美元,增长3倍,其中出口货值4.4亿美元。 五、国内商贸旅游和对外经济 国内商贸旅游:2011年,全区实现国内商品销售总额166.75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1亿元,增长16.0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1.77亿元,增长16.3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0.74亿元,增长14.77%。“湿地唱晚”入选“羊城新八景”。开展了“南沙十景”评选活动,成功举办了“妈祖”文化旅游节、滨海绿道樱花节、国际龙舟皮划艇邀请赛、首届南沙滨海国际旅游节、南沙滨海美食节等节庆活动。2011年全年接待游客565多万人次,增长48.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增长69.9%。 招商引资:2011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6.72亿美元,同比增长7.05%。新签订外资合同个数20个,合同利用外资13.02亿美元,增长37.8%。 外贸进出口:2011年,全区进出口总额106.7亿美元,同比增长5.89%,其中出口40.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98%;进口66.53亿美元,增长2.02%。按出口贸易方式分类,全区实现一般贸易出口3.35亿美元,增长38.15%;加工贸易出口30.44亿元,增长13.83%;保税区仓储出口4.24亿元,同比增长5.26倍;保税仓进出境出口2.15亿美元,同比下降62.35%。按出口目的地分类,传统市场方面,对香港和美国分别增长20.99%和7.17%,对日本则下降54.08%;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分别增长2.76倍、1.96倍和25.69倍。按出口商品分类,主要集中在船舶及运输设备、机电和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等类别,出口额分别是9.38亿美元、9.12亿美元和6.99亿美元。全区机电产品出口14.89亿美元,增长27.0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43亿美元,下降2.65%。出口额超2亿美元的企业有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名幸电子(广州南沙)有限公司和广东合捷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这4家企业出口额合计22.61亿美元,占全区出口额的5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