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建始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10-08 恩施州建始县统计局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十二五”开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实现县域生产总值(GDP)4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76亿元,增长23.3%;第三产业增加值18.86亿元,增长19%。人均生产总值11633元(按年均汇率折合1801美元),增长14.8%。

产业支撑作用增强。全县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4.8:26.9:38.3调整为31.9:28.7:39.4。在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全县工业化程度继续提高,工业化率(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4.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5.2,价格水平上涨5.2%。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同比呈现“七升一平”格局。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迅类、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11.9%、0.5%、2.3%、1.1%、6.0%、1.0%、3.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

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仍较艰巨;财政增收乏力,收支矛盾尖锐;行业差距、城乡差距有进一步拉大趋势,居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63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5.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5%。

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粮食总产量21.09万吨,比上年增长1.5%。畜牧业生产良好。年末牲猪存栏51.4万头,增长4.2%;牛存栏2.17万头,增长2.5%。全年出栏肉猪65.07万头,增长6.6%;肉类总产量6.13万吨,增长6.8%,其中猪肉产量5.39万吨,增长3.8%。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新认证登记“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个,总数达到35个。全县注册农产品商标达到155件,创州级、省级农产品品牌分别为9个、2个。

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社会经济组织达到340多家。仅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达到321个,当年新开户87户个。新发展订单农业基地3.2万亩。特色农业板块基地达到25万亩,当年新增板块基地2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4.64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380台,小型拖拉机139台。农机化经营总收入8937.4万元,实现利润总额4105.94万元。

全县农村用电量4162.59万千瓦小时,同比下降8.3%;化肥施用量(实物量)30972吨,同比增长30.4%;农药施用量320吨,比上年下降0.6%;农膜施用量471吨,同比增长10%。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3千公顷。新增机电排灌面积0.02千公顷。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026口。

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新启动建设新农村示范村8个,累计总数达到131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趋改善。

三、工业和建筑业

新型工业化提速。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11.57亿元,增长22%,增速同比加快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91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增速同比加快9个百分点,高于全州平均水平16.6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逐步优化。制造业取得长足发展,产值比上年增长52.6%。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05亿元,增长39.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1.7%。

企业户数增加。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30户,比上年增加6户。年末亿元产值企业达5户,比上年增加2户,实现总产值8.45亿元,占全部总产值的41.3%。从主要行业看,14个大类行业工业总产值全部实现正增长。产品销售率98.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工业园区集聚效应增强。年末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户,实现产值8.5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49.1%。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5%,拉动全县产值增长26.9个百分点。园区外向型企业出口创汇达1393.62万美元。

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19亿元,增长30.9%。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业实现总产值4.94亿元,比上年增长71.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5万平方米,增长49.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21万平方米,增长14.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71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02亿元,比上年增长33.2%。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9亿元,同比下降8.7%。从商品房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1.6亿元,增长110.4%,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1.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57亿元,下降29%,占22%。房屋施工面积30.16万平方米,增长14.3%;房屋竣工面积7.68万平方米,增长556.2%;商品房销售面积12.03万平方米,增长95.8%。商品房销售额2.48亿元,增长141%。

五、贸易及招商引资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0亿元,增长18.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0.39亿元,增长18.5%;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91亿元,增长19.8%。

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3.46亿元,增长18.2%;住宿业零售额0.57亿元,增长22.5%;餐饮业零售额1.27亿元,增长25.5%。

按规模分,限额以上零售额实现5.21亿元,增长39.2%,限额以上零售额占零售总额比重达到34.0%,比去年同期提高近5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成果明显,外贸出口继续扩大。全年引进到位国内资金10.16亿元,同比增长25.9%。其中,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89亿元,同比增长16.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3万美元。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916.30万美元,增长15.4%。新增自营出口企业1家,有外贸出口实绩的企业7家。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快速增长。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2260.88公里。全年全社会运输周转量56480万吨公里,增长17.8%;旅客周转量21880万人公里,下降13.6%;货物周转量54292万吨公里,增长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