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汉川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市上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工作受到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达43520万元,增长7.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4.3%,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9.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5.0%。通过宣传、监测、治理,我市环保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全市人民环保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强。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全市交通设施投资28725万元,增长3.0%。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1373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7221辆。出租汽车拥有量260辆,公共汽车拥有量57辆。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965.9公里,改建、新建公路里程198.4公里。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例达到100%。全社会旅客周转量82482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77725万吨公里;公路运输客运量4260万人次,货运量2970万吨;水运货运量83.2万吨。 邮电通信业务迅猛发展。2011年底,现有电话交换机容量15.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数为97827户,增长1.5%;其中城镇33116户,农村64671户。移动电话用户达34.6万户。互联网用户53177户,增长29.2%。电信业务总量24107万元,增长11.5%;邮政业务总量4516.5万元,增长18.8%。全年报纸期发数28497份,杂志期发数44380份;邮寄函件369.9万件。 商业、物价、外贸和招商引资 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07873万元,增长19.0%。全年市场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从限额上看,限额以下处于主导地位。全市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全年完成944386.1万元,占比85.2%。二是分行业看,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和个体户比重较大。截止2011年底,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共有93家,其中批发零售企业65个,住宿餐饮企业28个。从销售情况看,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155574.3万元,同比增长26.4%,占全市限上零售额的95.2%。三是从市场重要商品供给量来看,总体供给充足。 市场物价与去年略有上升。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累计比为105.5%,食品价格指数累计比为113.5%,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累计比为105.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累计比为105.4%。 对外贸易同比大幅增长。2011年外贸出口创汇(海关数)达11944.3万美元,增长28.4%。招商引资进展顺利,全市招商引资额(内资)为704000万元,增长63.0%;实际利用外资3700万美元,增长11.2%。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1年,全市以效益财政为目标,狠抓了财政增收节支和财税管理,财政收入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达140331万元,增长26.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86108万元,增长23.0%,完成地方各项税收59680万元,同比增长31.5%,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69.3%。财政支出200330万元,增长29.0%。 金融形势稳定,存贷款增加。全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50601万元,增长26.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28389万元,增长21.8%。全年各项贷款余额为1042790万元,增长30.2%。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民保险意识进一步增强。市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合计保费收入16941万元,已决赔款3343万元。 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1年,全市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9610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9030人。拥有科技馆1座,科研院所4家;科技三项费投入达2747万元,增长57.4%。专利申请量84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品(项目)80项。农业和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比上年有所提高。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基础教育不断扩大,小学在校学生52902人,初中在校学生27662人,高中在校学生1833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8.84%。教育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普遍提高。 文化、体育、卫生和广播电视 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就。全市拥有文化馆1个,文管所1个,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市组织各种专场文艺演出308场,观众达31万人次;组织艺术展览10次,观众达4.8万人次。公共图书馆藏书量9.1万册,全年共发行各类图书170万册,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全年新建开发区、庙头镇两处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162家、农村体育健身场所27个,同时为9个乡镇的147个村级基层服务点配送电脑147台、投影仪3个,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三个全覆盖。 2011年,我市围绕提高人民体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年共举办大型群众体育活动50多场次,参与人数在10万人次以上。由我市输送的优秀体育人才汪洋、凌霞在比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汪洋获2011珠晖杯象棋大师邀请赛亚军,凌霞获全国跳伞冠军暨首届全国直升机跳伞邀请赛女子个人定点冠军,为我市赢得了荣誉。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城乡医疗卫生网络逐步健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全市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9个,卫生技术人员2694人,其中执业医师839人,执业助理医师19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80.3万人,农民个人上缴医疗保险费2408万元。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受到重视。卫生防疫工作卓有成效,无重大疫情发生。传染病发病率为340.1/10万人。血吸虫防治工作成绩显着,全年普查血吸虫人数15.6万人次,其中患病人数1.5万人,全部接受治疗;灭螺面积达2441万平方米。农村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农村改水累计受益率达43.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0%。 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站)25座,其中有线电视台24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100.0%,城乡有线电视入户数为12.2万户,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36.0%。 人口 全市年末总人口(公安局户籍人口)1128365人,其中女性539688人,非农业人口218274人。年末总户数342075户。年内出生人口14305人,人口出生率12.61‰;年内死亡人口11164人,死亡率9.84‰;迁入4823人,迁出6485人,暂住人口8884人。年平均人口1131341人;全年减少人口595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生局提供)5.86‰。0-18岁人口205940人,18-60岁人口763110人,60岁以上人口159315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4.12%。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36元,增加1278元,增长19.5%;农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8.5%(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300元,增长12.2%。全市各类单位从业人员为144649人,增长15.3%,年人均劳动报酬26432元,增加4294元,增长19.4%。其中:私营单位从业人员96862人,增长17.7%,年人均劳动报酬24004元,同比增长11.0%;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47787人,增长10.8%,年人均劳动报酬31346元,同比增长34.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7106万度,增长8.9%。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