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老河口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2-10-06 襄阳市老河口市统计局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2所,在校生6.27万人。其中普通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0.39万人;普通中学17所,在校学生2.42万人;小学43所,在校学生3.46万人。全市现有专任教师0.35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2011年末,全市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图书总藏量10.73万册。广播覆盖率为100%;电视覆盖率为98.6%。全市有线电视用户5.19万户。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个,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365张,其中医院1050张;卫生机构人员0.19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0.14万人,执业医师810人,注册护师(士)772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拥有体育场地5个,其中体育馆1座,运动场4个。全年举办全民健身大型活动8次。参加了襄阳市“闽商杯”第二届龙舟大赛暨汉水流域城市龙舟邀请赛,老河口市代表队分别获得男子直道竞速1500米第一名、混合直道竞速1500米第二名、男子直道竞速1000米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各县市中排名第一。老河口籍运动员黄喆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杯德国汉堡站赛艇比赛,中国赛艇队参加了9个项目,进入8项决赛,最终获得三枚银牌。黄喆率领的男子轻量级四人单桨组合为中国队夺得第二枚银牌。在斯洛文尼亚举行的2011年赛艇世锦赛中,由黄喆和三名队友组成的中国队,在轻量级男子四人单桨无舵手的A组决赛中获得明年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向省、襄阳市输送9名优秀运动员。成立了老河口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仙人渡小学培训基地。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为53.31万人(公安年报数),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7.3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3.7%,新出生人口0.7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死亡人口0.44万人,死亡率为8.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全市男女性别比为102.7∶100。。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99元,同比增长15.4%;人均消费性支出10379元,同比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为36.21平方米。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67元,增长18.8%;人均消费性支出6009元,同比增长49.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3平方米,增加12平方米。

社会保障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58万人,比上年增加0.7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30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4.46。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81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3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31.54万人。

十二、土地资源、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积40.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83千公顷。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8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COD)0.51公斤/万元,二氧化硫排放量2.5公斤/万元,分别上年减少0.21公斤/万元和0.79公斤/万元,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9.6%和100%。全年造林面积687公顷。

安全生产情况。2011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为下降22.2%、上升40.0%,直接经济损失增加154.75万元,全年受伤人数增加6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42.5%。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据为公安局户籍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