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黄陂区统计局 2010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方式的转变,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社会事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2010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6.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2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14.38亿元,增长25.4%;第三产业增加值93.36亿元,增长13.7%。三次产业结构为19.2:44.5:36.3,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3.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7%,与上年相比上升了4.7个百分点。八大类中,七涨一跌,上涨的是食品(上涨8.0%)、烟酒及用品(上涨0.9%)、衣着(上涨3.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4.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5%)、居住(上涨6.9%),下降的是交通和通讯,下降了3.2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059个,完成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71人,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6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6%,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42.29万吨,比上年上升1.1%;棉花产量3713吨,比上年上升7.7%;油料产量6.79万吨,比上年增长2.4%。 生态林建设稳步推进。全年造林面积1780公顷,比上年下降11%;当年育苗面积887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四旁植树180万株,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00公顷,封山育林2万亩。 生猪出栏89.09万头,比上年增长8.2%;家禽出笼1528.5万只,比上年增长9.2%;水产品产量82969吨,比上年增长4.7%。 农村用电量58614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0.9%;化肥使用量5.01万吨,比上年下降0.8%。 三、工业和建筑业 企业数量增加较快,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年末,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家,净增37家,企业数量增加较快。全区全口径工业总产值达到291.5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6.47亿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15.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37.9%、39.6%和35.4%。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65.79亿元,产销率为93.9%,比上年提高2.4%,产销衔接较好。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8.86亿元,比上年增加1.86亿元。建筑业总产值71亿元,增长0.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1.01亿元,比上年增长40.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完成134.13亿元,比上年增长37.6%,房地产开发投资56.89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投资107.13亿元,增长47.6%;农村投资27.0亿元,增长21.5%。 五、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增长势头强劲。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的带动下,全区零售额稳步提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96.45亿元,增长24.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10亿元,增长8.9%。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全年外贸出口商品总值达到495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4%;外商直接投资5250万美元,增长13.4%。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全年货物周转量4525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8.2%;客运周转量91575万公里,增长2.2%。 邮电通讯业务稳步扩大。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12亿元,比上年增长9.5%。市话局用交换机容量18.64万门,比上年下降18.8%。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6.97万户,比上年增长12.9%,每百人拥有电话15.02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4.48万户,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30.53部。 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木兰山和农耕年华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至此,我区国家4A级景区已增至3家,国家3A级景区5家,形成了华中地区最大的国家A级景区群;锦里沟景区已建成,于9月26日正式对外开园营业;成功举办了2010中国·武汉第二届木兰云雾山杜鹃节和第十一届木兰旅游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2010年全区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15.4%和45.3%。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全区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43.03亿元,比上年增长68.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3.54亿元,比上年增长72.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08亿元,增长43.3%。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快。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4.14亿元,比年初增加40.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0.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03.3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9%。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75.45亿元,比年初增加17.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0.3%。 八、城乡建设和环保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先后启动12.6亿元的交通建设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5亿元。黄武、新十、台创园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快速推进通湾公路建设,已完成通湾公路313公里,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4%;围绕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深入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先后开通248、253、212三条公交线路,进一步优化区内15条公交线路,加强对200余台出租车的管理,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民群众安全、舒适、便捷的个性化需求。 强化环境监管,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全年污水处理量319.49万吨,污水处理量占排放量的85%,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2010年,一是积极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依法关闭印染厂;二是强化减排设施运行监管和重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管;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工程减排,督促部分企业建设治污设施;四是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10年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56所,其中小学114所,普通中学39所,职业高中2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9.87万人,比上年减少5.1%。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8%,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区幼儿园98所(含私立幼儿园),在园幼儿1.23万人。 科技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实施科技项目84项,比上年增加17项,增长25.4%,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比上年增加3项,科学技术支出2903万元,比上年增长71.5%。科技成果21项,申请专利96项,完成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139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