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州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奖4项,比上年增加1项。积极组织队员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备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0个,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十一、人口 人口继续保持较低增长水平。2009年,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3.96‰,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2‰。年末常住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为375.22万人;户籍人口为397.31万人。 十二、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2009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219.17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0186.2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3.8%。其中,食品类增长4.2%,衣着类增长31.4%,居住类增长10.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增长47.8%,医疗保健类下降3.3%,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6%,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增长41.2%。 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9.9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家用电脑等耐用消费品的数量保持较快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68.4%和5.0%。 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190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437.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电冰箱、移动电话、热水器等耐用消费品大幅度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40.5%、42.0%和105.0%。 十三、就业与社会保障 从业人员继续增加。2009年末,全州从业人员为233.59万人,比上年增长1.9%,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4.37万人,比上年增长4.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1万人,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0.76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0.5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比上年增0.03个百分点。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继续增加,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多,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79万人、43.87万人、10.59万人、8.01万人和4.3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巩固提高,参合率达到96%,比2008年提高1.59个百分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为301万人,比上年增长2.0%。城市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进一步巩固,全面实施城乡低保制度,城乡60多万低保对象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减少6.1万农村贫困人口,完成1.6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建成廉租房1765套、8.78万平方米,为0.95万户住房困难户发放0.14亿元住房租赁补贴。 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健康发展。全州共有保障对象3.27万户6.77万人,共发放城市低保金1.24亿元,累计保障人数达80.47万人(次),累计人均补差155元。全州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共15.38万户37.17万人,共发放农村低保金2.49亿元。积极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大力提高救助水平,城市医疗累计救助3111人(次),支出城市医疗救助金464.98万元;农村医疗救助共救助37.5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金0.18亿元。全州凡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对象都纳入供养范围,并按供养标准按季发放供养金,享受五保供养的对象共有1.08万户1.21万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519户541人,分散供养对象1.03万户1.16万人。按集中供养人年1200元、分散供养人年800元的标准按季发放供养金0.10亿元。。全州现有各类优抚对象2.22万人,已享受国家定期抚恤和生活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2.14万人,及时全额兑现优抚对象的补助,共下拨0.55亿元的抚恤资金。民政福利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州民政福利综合小区第一期建设工程(州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即将封顶,州精神病院项目已完成申报,惠水县儿童福利院已完成主体工程。全州共销售各类福利彩票共计1.33亿元,比去年净增0.37亿元,增长38.17%。 十四、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 生态建设力度加强。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珠防二期和森林植被恢复等重点林业工程和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州共完成营造林任务46.0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6.87万亩,封山育林29.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平方公里。都匀等七县(市)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于2009年启动实施,至2009年末,共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54.6平方公里。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9.57万公顷(143.55万亩)。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除罗甸、贵定、三都外其余县市污水处理厂都已经具备试运行条件。2009年度污水处理厂实际COD削减量1043.34吨,基本控制在省要求的1.91万吨以内;我州SO2控制在10.74万吨(10.74万吨)以内,符合省规定我州SO2控制在11.26万吨以内的要求。加大重点流域的污染治理力度,对超标排放或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8家污染源单位下达2009年环境污染限期治理任务。目前,已有2家完成治理并通过验收,4家单位已完成治理并正在调试设备,运行正常后申请验收。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积极争取到中央环保专项资金701万元,争取到省级环保生态建设资金170万元,州级环保专项资金投入84万元,县级配套330万元,农民自筹100万元,共计1385万元,投入到全州12县(市)15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的创建工作中。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9.1%,比上年末提高0.05个百分点。2009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上年下降5.09%,二氧化硫较上年上升5.18%。 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实现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五年“双降”,有力地推进了全州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2009年,我州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82起,死亡299人,与去年同比事故起数减少64起下降11.7%,死亡人数减少50人,下降14.3%。其中道路交通发生事故301起,死亡187人,同比分别下降17.8%和18%;消防火灾发生93起,死亡9人,同比起数上升17.7%,死亡人数下降18.2%;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事故74起,死亡91人,同比分别下降9.8%和4.2%。 2009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情况,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部分行业增长放缓,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是制约发展的首要矛盾;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节能降耗任务较重;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等。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