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今年来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博鳌亚洲论坛为品牌,以万泉河为灵魂,发挥良好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城市。总体上看,经济实现了稳步增长,并呈多行业、多方面拉动局面。近几年来以房地产业为主要拉动作用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渐变成农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多行业齐头拉动的发展方式。在国家宏观形势偏紧、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上一年高增长高基数的前提下,我市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绩实属不易。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占全市增加值比重17.2%的房地产业仍然持续下滑,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拉动乏力。 一、综合 GDP先抑后扬,增速远低于年初计划。2011年,我市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57亿元,同比增长7.6%,全年来看,一季度下降-8.3%,上半年增长4.4%,前三季度增长6.9%,全年增长7.6%,全年增速同年初计划增长14.0%相比,低6.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2.71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1.14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4.72亿元,增长5.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4%,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8656元,增长18.3%。 三大产业比重略有变化。2011年,我市三大产业比重为41.00:16.44:42.56,比去年的40.89:15.28:43.83,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0.11和1.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1.2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11年,由于各项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加上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我市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2.71亿元,增长5.7%,增速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从五大行业增速上看,种植业增长最快,实现增加值27.6亿元,增长22.7%;其次是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12.1%;牧业增长9.9%;渔业增长8.5%;林业下降45.4%(主要原因是统计口径按规定进行调整,胡椒种植业从原属林业调整至种植业)。从五大行业占第一产业比重上看,种植业占比重最大,达到51.6%,其次是牧业20.3%,渔业15.4%,林业8.2%,农林牧渔服务业4.6%。 种植业普遍上涨。全年粮食产量142350吨,比上年增加2.3%;油料作物产量3608吨,增长8.3%。全年瓜菜产量526011吨,比上年增加10.6%;水果产量215533吨,增加2.7%,其中,菠萝产量95888吨,增加3.3%;芒果产量170吨,增加49.1%;香蕉产量40437吨,增加0.6%;荔枝产量13953吨,减少2.3%;龙眼产量461吨,增加14.1%;杨桃产量5608吨,增加3.6%石榴产量46124吨,增加2.1%;其他水果产量12892吨,增加13.0%。 畜产品产量大部分增长。生猪出栏量40.67万头,同比增长15.2%;牛出栏量1.35万头,下降2.8%;羊出栏量5.06万只,同比增长21.3%;禽类出栏量2035.4万只,增长14.8%。肉类总产量7.33万吨,同比增长11.7%。畜牧业增加值为192050万元,同比增长30.8%。 渔业生产加快步伐。全年水产品产量8.23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淡水产品产量3.40万吨,增长2.3%;海水产品产量4.82万吨,增长0.7%。渔业增加值为102148万元,同比增长11.3%。 生态环境不断趋好。全年完成人工造林600公顷,比上年增加8.4%,森林覆盖率达61.0%,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热作生产稳步发展。年末热带作物总面积达706739亩,比上年增加26192亩,增长3.8%。在主要热带作物中,橡胶干胶产量29621吨,同比下降0.1%;椰子产量5280.6万个,增8.1%;胡椒产量11420吨,下降2.7%;槟榔产量31093吨,增1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加快发展,形势较去年改善。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出口企业有所减产。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市场持续萎缩,订单出现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虽然有国家财政出口补贴,但出口越多,亏损越多的风险也使得一些出口企业采取了谨慎政策,推掉部分国际订单,减产观望。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449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增速同比降低3.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5295万元,增长4.0%,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9200万元,增长9.0%。工业总产值17.07亿元,同比增长1.5%。全年规模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100.6%,比上年增加6.2个百分点。 建筑业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3687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重为64.8%,是第二产业主要推动力。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2.4万平方米,增长34.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由于征地、资金等问题,政府投资项目进度上跟不上计划。社会投资方面,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与开发商预期的火爆场面差别太大,远远超出了开发商的计划,导致了积压的商品房无法及时换成资金,而资金的紧缺,加上市场的不看好,大大放慢了社会投资的进度。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3865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增速较去年放缓9.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18400万元,增长23.5%;房地产开发投资680774万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8.8%,增长21.3%;城镇基本建设投资137626万元,增长35.7%;农村私人投资45465万元,增长336.2%。按构成分,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有所增长,分别完成投资65.8亿元和11.7亿元,增长49.8%和37.5%;设备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出现下降,分别完成投资1.4亿元和7.5亿元,下降70.4%和26.3%。 全年政府投资项目有49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8个。新增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2.8亿元,增长10.7%。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节假日消费现象日渐明显。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增强了城乡居民的购买力,为消费品市场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还有国家扩大消费一揽子补贴政策取得的积极效果,如节能产品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政策措施地有效执行,深得民心,激发了居民的消费热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0%。按区域分,城镇34.89亿元,同比增长18.2%;乡村3.02亿元,同比增长14.9%。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31.08亿元,同比增长15.1%;餐饮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