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阳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阳新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阳新调查队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形势极其复杂的一年,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全县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一主四推”为抓手,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积极应对挑战、主动破解难题,坚定不移地调结构、抓升级、惠民生、促和谐,全年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平稳,社会发展协调推进,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28.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5%。增幅回落0.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3.14亿元,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8.57亿元,比上年增长4.6%。三次产业比重为7.77:57.22:35.0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1.9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0.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2.09个百分点。 年末从业人员60.43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7.74万人。2011年,全县深入推进创业带就业、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帮扶和全力服务重点企业招工,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781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1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1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形势复杂、做大经济总量和调整经济结构难度增加、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等困难和问题。 二、农业 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更趋稳定。我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1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0.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3.14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14.33亿元;林业增加值0.48亿元;牧业增加值6.55亿元;渔业增加值11.5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20亿元。 粮食生产形势良好。全年粮食总产达到33.48万吨,比上年增产3.05万吨,增长10.0%。全年油料总产达到4.28万吨,比上年增长3.6%。麻类总产5089吨,比上年增长2.3%。棉花产量3545吨,比上年下降0.3%。 畜牧水产快速增长。近两年,在国家和地方刺激畜牧水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县畜牧水产业发展成效明显,2011年全年生猪出栏45.17万头,比上年增产3.6%。家禽出笼354.2万只,比上年增产36.0%。全年水产品产量11.09万吨,比上年增产17.3%。 全年常用耕地面积51.97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8.4千公顷,化肥使用量(折纯量)2.51万吨,比上年增长3.3%。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2.8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1%。全年农村用电量30112万千瓦时。 三、工业 2011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29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上年的22.5%提高到23.9%。全县规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8.94亿元,同比增长31.3%,增幅比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 工业产销衔接总体平稳,全县规上工业产销率96.79%,比上年提高1.5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利税保持平稳增长,完成利税7.07亿元,增长34.3%。实现利润3.74亿元,增长28.1%。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提升较快,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8.5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全年累计生产原煤54.71万吨,同比增长7.1%;水泥335.88万吨,同比增长0.2%;化学农药3647吨,同比增长27.0%;铜矿1.41万吨,同比下降0.9%;发电量8913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3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日趋合理。2011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06.36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7.56亿元,同比增长0.7%。突出的特点是项目建设持续启动,带动作用增强,投资结构改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加大。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2.23亿元,比上年下降18.3%。商品房屋销售额3.48亿元,比上年增长50.0%,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0.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6%,空置面积0.8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7%。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亿元,同比增长12.6%。全县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0.64亿元,同比增长21.5%。其中批发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9.53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比上年加快3.6个百分点。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7100万美元,同比增长3.7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770万美元,同比增长96.8%。累计招商引资28.86亿元,同比增长14.9%。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业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047公里。其中,国道58.7公里,省道227.0公里,农村公路3661.5公里。全县有客车487辆,客运线路115条,其中,省际7条,市际14条,农村客运线路94条。货车4718辆,农用车935辆,简易车437辆,危险品运输货车52辆,出租小车304辆,教练车85辆。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200万人次,货运量558万吨。全县营运船舶年末保有量198艘。年港口吞吐量800万吨。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0897万元,同比增长12.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741万元,同比增长17.0%;电信业务总量7156万元,同比增长3.8%。年末全县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4.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6.8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12万户。 全县累计接待中外游客4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仙岛湖旅游开发进程加快,烈士陵园和龙港革命旧址群进入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发展规划。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幅持续高位,收入规模上8亿新台阶。2011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8.36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完成5.70亿元,同比增长20.1%。税收主体地位突出,收入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全县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税收收入完成6.49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财政收入增幅2.9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2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4%。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大幅增长。2011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6.96亿元,比年初增加19.8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71亿元,比年初增加15.86亿元。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4.65亿元,比年初增加8.0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