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阳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11-25 黄石市阳新县统计局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25万元。其中,寿险业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73.8%。全年赔款支出2272万元,比上年增加188万元,赔付率为15.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级各类教育不断发展。全县各类学校总数402个,在校学生总数22.45万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被纳入全省17个改革试点县之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和教师绩效工资待遇全面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累计化解“普九”债务6965万元,改造D级危房7.1万平方米,新建维修校舍12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化学校20余所。

2011年,全县共组织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29项,立项22项,争取上级科技资金448万元。由阳新县富川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油茶籽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入选“十二五”期间国家星火计划;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012年项目4项,其中预立项1项,通过省部级专家网上项目联合评审3项。全县企业申请专利160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6件,专利结构得到优化;完成省级重大科技成果登记3件;湖北驰顺化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纯甲基氯化物生产新工艺”获2011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建农家书屋170家,县人民礼堂改造维修完工,“阳新采茶戏”、“阳新布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阳新采茶戏喜登2011年中央戏曲春晚大舞台,我县顺利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8%。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镇区卫生院全面启动药品零差率销售,县中医院住院大楼和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2%。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419个,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16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2057张,卫生技术人员3012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完成城乡体育健身工程30个。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市民的身体素质普遍增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全县户籍总人口102.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3.36万人,乡村人口为78.68万人,常住人口82.76万人。全县出生人口17046人,出生率为17.25‰。死亡人口4867人,死亡率为5.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21‰。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98元,人均消费支出9374元,同比分别增长9.7%,10.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10元,人均消费支出3517元,同比分别增长10.1%,7.4%。

全县社会保险净增参保人数10001人,其中:养老保险6200人,失业保险602人,医疗保险1380人,工伤保险947人,生育保险872人。累计参保人数347827人,其中:养老保险89536人,失业保险26602人,医疗保险158354人,工伤保险46406人,生育保险26929人。

十一、安全生产

全县2011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4起,死亡18人,受伤9人,直接经济损失328.8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6.2%、10.0%、81.3%、11.9%。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6起,死亡6人,无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09.85万元;道路交通发生安全事故18起,死亡12人,受伤9人,直接经济损失8.25万元;消防火灾发生事故发生火灾事故80起,无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0.7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贸易业限额以上单位是指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