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大冶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改善民生,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规划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经济运行速度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51.08亿元(含黄金山开发区),比上年增长17.1%,总量是2005年的2.51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47.69%。从动态变化看,一季度GDP增长12.2%,上半年GDP累计增长15.8%,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长11.4%,全年GDP累计增长1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59亿元,增长5.48%;第二产业增加值150.65亿元,增长22.91%;第三产业增加值75.84亿元,增长11.97%。 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9.79%,比上年下降1.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0%,比上年上升5.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0.21%,比上年下降4.39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31028元,增长31.6%,是2005年的2.79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69.74%。 市场物价水平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八大类价格呈现七涨一平态势。其中:食品类上涨3.8%,烟酒及用品上涨1.7%,衣着上涨0.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交通和通讯上涨0.6%,居住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与上年持平。生产价格呈上涨态势。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0.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那个25.6%。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总量是2005年的1.82倍,完成"十一五"目标的136.36%。其中农业产值1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林业产值0.15亿元,比上年下降12.6%;牧业产值1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渔业产值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占总产值的37.79%、0.38%、40.95%、19.58%和1.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8.8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5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2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9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1.4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18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0.8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01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8.08万吨,比上年增长2.2%;棉花产量1628吨,比上年下降37.3%;油料产量3.69万吨,比上年增长2.6%;蔬菜产量22.94万吨,比上年下降0.6%。 全年牲猪出栏53.14万头,比上年增长4.7%;家禽出笼2305.3万只,比上年增长35%;猪、牛、羊肉总产量7.59万吨,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猪肉产量3.98万吨,比上年增长4.7%;禽蛋产量2.33万吨,比上年增长1.1%;全年水产品产量6.18万吨,比上年增长5.7%。 农村基础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共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1.96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25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686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8.79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增长。2010年,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家,比上年增加58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83家,总计完成工业产值317.7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2.2%。其中,产值超2亿元的企业42家;产值超5亿元的企业16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4家。全市工业增加值(含黄金山开发区)14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2.1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不含黄金山开发区)386.33亿,比上年增长65.05%,完成"十一五"目标的199.14%;完成增加值118.49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完成"十一五"目标的169.27%。产值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产值3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65.8%;轻工业完成产值73.88亿元,比上年增长62.4%。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6.69亿元,比上年增长55.65%;实现利润总额19.45亿元,比上年增长88.83%;实现利税32.52亿元,比上年增长56.05%。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58.11%,比上年增加47.76个百分点。 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四大产业集群共完成工业产值364.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4.31%。其中,纺织产业集群完成工业产值7.81亿元、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完成工业产值63.51亿元、饮料、食品产业集群完成工业产值57.29亿元、机电制造产业集群完成工业产值235.75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02%、16.44%、14.83%和61.02%。规模以上矿产资源型、高耗能企业完成产值259.7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62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下降0.1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个百分点。 电力事业平稳发展。全社会用电量22.5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13%,其中工业用电量18.84亿千瓦时,增长16.02%。 建筑业持续发展。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17%。其中,建筑工程产值53.69亿元,增长160.5%;安装工程产值1.05亿元,增长356.5%。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00.6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04.07万平方米。建筑企业期末从业人员3.14万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63亿元,比上年增长51.68%,"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410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141.38%。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30.04亿元,比上年增长52.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51亿元,比上年下降20.34%;第二产业投资91.23亿元,比上年增长69.61%;第三产业投资55.89亿元,比上年增长37.93%。一、二、三产业投资结构为2.97:60.17:36.86。 民生行业得到明显加强。在三产业中,全年民生行业完成投资28.7亿元,占第三产业的51.3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0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1亿元,比上年增长44.9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6.45亿元,比上年增长32.9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7.61亿元,比上年增长465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07%,其中,商品住宅投资9.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76%。商品房竣工面积22.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5.9%。商品房销售额10.37亿元。其中,期房销售额为8.64亿元,所占比重为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