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龙胜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8658万元,同比增长12.3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2340万元,增长1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91061万元,同比增长12.48%。 九、城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污染减排 结合龙胜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全县完成城乡风貌改造任务828栋房屋,其中县城风貌改造完成608栋,总面积17.2万平方米,总投资6000万元。同时,龙胜县城三座大桥立面改造。建成了崭新的北崖新城。成功举办了自治县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推进了龙胜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促进了自治县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展示了龙胜改革发展的新形象。 树立“绿色生态是龙胜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最大品牌”理念,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环保专项资金360余万元,实施农村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完成8个乡镇和20个行政村环境规划以及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 为全面按时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任务,2011年县城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设施联网运转率达10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90%,完成COD87.92吨、氨氮减排14.36吨,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我县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等价值)为24.58万吨标准煤,增长13.16%,全县的GDP(2010年价)为34.58亿元,增长12.88%,全县单位GDP能耗为0.7024吨标准煤/万元,增长2.48%。新建沼气池400座,累计建池总数26804座,全县沼气入户率达72%。 十、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科教事业取得新成果。继续加大科技投入,稳步推进科技兴县战略,荣获了2011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深入实施国家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改革试点、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74%。按照“小学集中乡镇办、初中集中县城办”的布局,实现了有条件的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集中乡镇中心小学就读,全县初中学生全部集中县城两所初中就读的目标。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县年末共有小学66所,其中教学点55个,在校小学生8945人,其中女生4583人,小学教职工人数952人,其中专任教师728人;初级中学2所,在校初中生4291人,其中女生2184人,初级中学现有教职工431人,其中专任教师290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905人,其中女生1079人,教职工160人,专任教师121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760人,其中女生350人,教职工37人,专任教师27人,全县境内共设幼儿园13所,共计71个班,入园人数3922人,教职工213人,专任教师136人。2011年义务教育毛入学率99.8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5.8%。中小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卫生事业取得新成绩。我县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乡村医疗、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2011年,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5个,病床位38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21人,其中:执业医师206人;注册护士247人。药师38人,技师43人。全县医疗设施、就医条件明显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144996人,参合率达97.24%,在全区率先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与自治区平台对接工作,并开展“一卡通”试点工作。新建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免费婚检工作取得突破,婚检率达100%,同比上升49.4%,出生缺陷发生率较同期下降2.12%。 文化事业取得新发展。注重树立榜样,倡导文明新风。通过对孝老爱亲之星杨海英、养殖之星梁细平、创业之星文静等先进人物进行宣传,在社会上掀起了学习榜样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县庆开展,对我县60年来各行各业的工作亮点和突出成就作了专题报道,让全县群众看到了60年来龙胜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在贵阳市举行的全国民运会中,我县的参赛节目《斗竹》表演项目获得三等奖。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县年末总人口(户籍人口)177556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90816人,占51%;女性人口86740人,占49%。按年龄分,18岁以下人口27599人,占16%;18-35岁人口44330人,占25%,35-60岁人口74143人,占42%,60岁以上人口31484人,占18%。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3.46‰,人口出生率10.84‰,人口死亡率7.38‰。 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县始终把就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年实现新增就业人数2355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578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35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单位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6884元,同比增长19.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88元,同比增长10.08%;农民人均纯收入3914.6元,增长13.8%。 社会保障体系取得新跨越。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我县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到2011年底我县城镇居民最低保障人数3064人,发放全镇低保金599.72万元;农村居民最低保障人数24396人。发放农村低保金共1737.85万元;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254人,各种社会福利收养单位36个;有62个床位。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惠及全县2.9万多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653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人数11365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520人。认真开展扶残助残“阳光家园计划”项目,全面完成了2150户农村危房改造。新建廉租住房200套,住房租赁补贴450户。完成村寨“四改”工程158个,基本实现农村电改全覆盖,农户电改完成17030户。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以《2011年龙胜各族自治县统计年鉴》为准; 2、龙胜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