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岑巩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招商引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全年共引进项目10个,协议资金266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2050万元,主要有天榕锰业、凯乐铁合金、巨华冶炼等企业。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随着全县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县有民用客运车辆112辆,货运车辆356辆,其他车辆118辆;货运周转量272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9.34%;客运周转量5415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8.75%。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县邮电业务收入2233万元,同比增长20.05%;年末电话用户20819户,同比增长21.76%,其中农村用户9485户,同比增长9.4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7244户,同比下降28.27%(主要受小灵通迅速发展的影响);互联网用户522户,同比增长43.41%。 旅游业有待发展。全年接待旅游人数3.5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74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0%和1.08%。 七、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收支矛盾有所缓解。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250万元,比上年增长31.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08万元,增长9.79%;财政总支出14120万元,比上年增长24.70%。 税收工作成绩突出。国税入库金额2351万元,比上年增长56.21%;地税入库金额956万元,比上年增长11.56%。 金融机构存、贷款呈快速增长。年末存款余额达4305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4.4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0278万元,增长27.25%;贷款余额为5033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6.67%。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部保费收入815万元,同比增长67.35%,其中财产保险收入304万元,人身保险收入51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3.33%和97.30%;保本险赔付金额173万元。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县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13所,小学114所。全县在校学生40966人,同比增长0.20%。其中小学在校生25465人,同比下降4.03%,中学在校生15501人,同比增长8.02%。全县专任教师1624人,同比增长1.95%。适龄儿童入学率98.20%。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文管所各1个,文化站(中心)2个,农村卫星电视接收点9083个,有线电视用户5300户,电视覆盖率达98.9%。 卫生事业有所发展。2004年对两个县级综合医院进行合并,整合了资源,增强了实力。2004年底,全县有卫生网络机构150个,其中:综合医院1个、骨伤科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1个、妇保站1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村卫生室及各类诊所134个。全县实有病床数272张,卫生技术人员495人,其中卫生室及诊所卫技人员159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全年全县共举办综合体育运动会2次,单项体育竞赛25次,有2.5万余人次参加;县老年门球队在全州老年门球运动会上荣获第三名;全县有各类体协13个,全民健身运动随处可见。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县年末总人口22.31万人,比上年增加0.23万人,增长1.02%。总人口中,农村人口19.32万人,城镇人口2.99万人;农业人口20.68万人,非农业人口1.63万人。计生工作取得新进展,据县计生局统计,2004年人口出生率为12.44‰,死亡率5.82‰,自然增长率6.62‰。 城乡居民收入有所提高,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7371万元,人均10005元;据调查测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31%;据农村住户调查显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9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4.2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90元,比上年增长12.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1.55%。每百户农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黑白电视机40.0台,彩色电视机46.67台,影碟机3.00台,电冰箱11.67台,洗衣机1.67台,摩托车8.33辆,自行车33.33辆,电话48.33部。 十、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口382人,失业率4.20%;全年解决城镇就业596人,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255人。年末低保救济人数达2154人,发放救济金额103.79万元;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791人,收缴养老金292.70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66人,收缴失业金22.42万元;全县有敬老院7所,年末有收养老人6名(目前仅有两所收养有老人);救灾救济对象494人,发放金额106万元(含物质折款);发放福利彩票票面53.87万元。 说明: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总人口为省统计局反馈数。 |